七十自寿·其七

朝代:清朝|作者:林纾|

卅载倾心沧趣楼,风流宏奖世无俦。

自经导诱诗源得,尽览收藏画笔遒。

艺苑共尊今六一,经筵代进我春秋。

八年前附香山社,末座匆匆亦白头。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尤韵

2. 沧趣楼,在螺江,为陈太保别业。太保善余,至为契重

猜您喜欢

  • 1.《梦江南 千万恨唐朝·温庭筠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 2.《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清朝·纳兰容若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
  • 3.《秋夜九首·其三明朝·王汝玉忧听不及远,客梦不暇长。哀风吊中夜,古叶啼高苍。幽幽篱下枝,尚缀微薄芳。严霜将卒至,生意安所望。失时贵潜智,扬己徒见伤。君子识命分,泯灭庸何妨。
  • 4.《寿伦右溪明朝·王渐逵十月小阳春酒生,菊花森对芙蓉屏。煖日和风歌吹动,越山珠海瘴烟清。古今五福在康健,世代几人逢圣明。深杯酌子勿辞醉,共泛星槎朝玉京。
  • 5.《景德八咏·其三·萝屋月明朝·朱愚青山在屋上,碧萝晓明月。照见屋下人,浮生落秋叶。
林纾(1852~1924),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蠡叟、冷红生……等。清福建闽县人,光绪八年(1882)举人。曾于福州苍霞精舍、杭州东文精舍、京师金台书院讲学。光绪二十七年(1901)担任京师五城学堂教习,三十二年(1906)任教京师大学堂。教学之馀,由他人口译,以古文翻译欧美小说一百七十馀种(或言共二百馀种),世称「林译小说」,乃引介西方文学之先驱,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其中与王寿昌合译之《巴黎茶花女遗事》最为著名。平生著述丰富,与古文相关者如《畏庐文集》、《春觉斋论文》、《文法讲义》……等数十种;作如光绪二十三年(1897)所出版的《闽中新乐府》收仿乐府体诗歌三十二首,激议时政,倡导改良,是其平生第一部著作,行海内,王松《台阳诗话》特别予以介绍;此外作《畏庐遗迹》、理论专著《春觉斋话论》,都为世人所赞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