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自寿·其六

朝代:清朝|作者:林纾|

怜才谁似郭公贤,荐我名居诸老先。

充隐本非真处士,辞征曾赋返游仙。

头皮未送宁奇节,肝胆相亲似宿缘。

此事不惟知己感,承平忆到德宗年。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先韵

2. 春榆侍郎荐余经济特科,名在张坚伯诸人之先。余以书陈谢不赴。书见初集

猜您喜欢

  • 1.《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宋朝·王沂孙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小帖金泥,不知春在谁家。相思一夜窗前梦,奈个人、水隔天遮。但凄然,满树幽香,满地横斜。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怎...
  • 2.《菩萨蛮·商妇怨宋朝·江开 春时江上帘纤雨。张帆打鼓开船去。 秋晚恰归来。看看船又开。 嫁郎如未嫁。长是凄凉夜。 情少利心多。郎如年少何。 ...
  • 3.《代虚中作宋朝·李彭晓悟无生贝叶经,起宗真喜得人英。风流定自压全楚,文物由来继两京。谢传平生处华屋,滕公俄忽掩佳城。哀荣赠典他年在,翁仲何知泪满缨。
  • 4.《水西春日·其四明朝·李云龙啸楼西畔一室,古树笼云蔽日。但闻黄鸟唤声,不知白鹤飞出。
  • 5.《得家字明朝·李孙宸帝里清光散成家,共来高馆坐晴霞。吟情落落逢秋色,醉眼青青待月华。景物已惊残蕙草,远怀犹自忆兼葭。云霄此际人都望,何处天河有客槎。
林纾(1852~1924),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蠡叟、冷红生……等。清福建闽县人,光绪八年(1882)举人。曾于福州苍霞精舍、杭州东文精舍、京师金台书院讲学。光绪二十七年(1901)担任京师五城学堂教习,三十二年(1906)任教京师大学堂。教学之馀,由他人口译,以古文翻译欧美小说一百七十馀种(或言共二百馀种),世称「林译小说」,乃引介西方文学之先驱,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其中与王寿昌合译之《巴黎茶花女遗事》最为著名。平生著述丰富,与古文相关者如《畏庐文集》、《春觉斋论文》、《文法讲义》……等数十种;作如光绪二十三年(1897)所出版的《闽中新乐府》收仿乐府体诗歌三十二首,激议时政,倡导改良,是其平生第一部著作,行海内,王松《台阳诗话》特别予以介绍;此外作《畏庐遗迹》、理论专著《春觉斋话论》,都为世人所赞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