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自寿·其三

朝代:清朝|作者:林纾|

不留宿孽累儿孙,不向情田种爱根。

绮语早除名士习,画楼宁负美人恩。

世惟解事方循分,行果知难敢放言。

心折竹溪名父子,从他闽洛溯渊源。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元韵

2. 余悼亡后,有某校书者,艳名震一时,初不谋面,必欲从余,屡以书来,并馈食品。余方悲感,卒不之报,且不与相间。同辈恒以为忍

猜您喜欢

  • 1.《山居感兴·其四明朝·王渐逵谁为泰山高,跬步千里长。谁云沧海阔,一苇可以将。春秋焉常保,朱颜易飘扬。蚁穴堕层凌,寸蠹沦豫章。少壮不弩力,老大徒悲伤。
  • 2.《书毛有章园亭宋朝·释契嵩爱此园林好,重来花木滋。游人醉不去,幽鸟语无时。烟郭连芳草,春湖泛渌池。松篁非俗韵,游子漫相期。
  • 3.《娟娟昨夜月今宵看已圆待得明宵见宿昔定殊观月明有圆明朝·朱浙攀折河边柳,还渡柳边桥。短发不堪把,月明影潇潇。穷居远城市,残生付渔樵。翘首望八荒,天宇高寥寥。狂歌自成章,聊以娱今宵。
  • 4.《罗敷行明朝·朱樵阳春二三月,陌上桑青青。晨妆爰求叶,提笼陌上行。使君何方来,停车为妾下。妾身非杨花,不逐东风嫁。使君明大义,坚贞古来许。贱妾诚失身,使君亦何取。
  • 5.《冬夜集骆兵部宅明朝·祁衍曾十载瞻韩愿,幽怀此并开。万峰遥映户,片月故临杯。天地人间世,衣冠白下才。江南连蓟北,莫动子山哀。
林纾(1852~1924),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蠡叟、冷红生……等。清福建闽县人,光绪八年(1882)举人。曾于福州苍霞精舍、杭州东文精舍、京师金台书院讲学。光绪二十七年(1901)担任京师五城学堂教习,三十二年(1906)任教京师大学堂。教学之馀,由他人口译,以古文翻译欧美小说一百七十馀种(或言共二百馀种),世称「林译小说」,乃引介西方文学之先驱,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其中与王寿昌合译之《巴黎茶花女遗事》最为著名。平生著述丰富,与古文相关者如《畏庐文集》、《春觉斋论文》、《文法讲义》……等数十种;作如光绪二十三年(1897)所出版的《闽中新乐府》收仿乐府体诗歌三十二首,激议时政,倡导改良,是其平生第一部著作,行海内,王松《台阳诗话》特别予以介绍;此外作《畏庐遗迹》、理论专著《春觉斋话论》,都为世人所赞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