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唐朝|作者:李贺|
不见山巅树,摧杌下为薪。日睹井中泥,上出作埃尘。
(《箜篌谣》。一作岂甘井中泥,时至出作尘。)
情知一丘趣,不谢千里印。
倚剑登高台,悠悠送春目。(以上并见《海录碎事》。)

猜您喜欢

  • 1.《雪拟坡公韵宋朝·蔡珪门外黄昏噪晚鸦,瑶尘细逐九云车。丰年待作三登兆,暮景重开六出花。浊酒无人同此兴,扁舟有客访谁家。明朝试望东林树,百尺寒梢倚玉叉。
  • 2.《赠灵岩元长老·其一宋朝·陈一向杖锡池边六月寒,一泓泉鉴漱琅玕。直疑夜半天风起,吹落仙人沆瀣盘。
  • 3.《过碣石逢九日明朝·叶维荣不为谈天来碣石,只缘探海入蓬莱。三山晓日晴千里,万灶杉云酒一杯。白羽已随蛮嶂尽,黄花偏向战场开。风流不减桓司马,醉倚星岩落帽回。
  • 4.《方岩山有仙人田项宜父家其八宋朝·戴炳紫锦囊缄五岳形,白书黑纸秘黄庭。何如琴几焚香坐,细读包牺一卷经。
  • 5.《有所思明朝·沈鸿祚银汉秋来万里清,凭高一望四愁生。佳人此夕应肠断,公子何时与目成。白苧歌残云欲散,绛罗剪就月空明。芳华不信终虚掷,曾向青楼浪得名。
李贺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贺(公元790年—816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人,留下了“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贺20岁到京城长安参加进士考试。因父亲名为晋肃,与进士同音,就以冒犯父名取消他的考试资格。后由于文学名气很高,担任了一名奉礼郎的卑微小官,留在京城。李贺本来胸怀大志,性情傲岸,如今作了这样一个形同仆役的小官,感到十分屈辱,就称病辞去官职,回福昌老家过上隐居生活。 李贺常骑着一头跛脚的驴子,背着一个破旧的锦囊,出外寻找灵感。他的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
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贫寒家境的困扰,使得这颗唐代诗坛上闪着奇光异彩的新星,于公元816年过早地殒落了,年仅2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