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鸿篇

朝代:清朝|作者:吕敦礼|

我闻造化本无私,一物亦荷覆载慈。

如何今日随阳鸟,嗷嗷遍野常苦饥。

呼群日暮声悽恻,北望风烟迷故国。

欲向丹山朝凤凰,羽毛摧落飞无力。

寒鸦冻雀共相怜,缩颈徘徊集中泽。

伤心枵腹啼向人,但诉稻粱谋未得。

秋山摇落秋江寒,念汝岂独一饱难。

风云惨澹鹰隼击,窃恐性命危不安。

况乃朱门臭败肉,手尚弯弓腰箭镞。

少年百步诩穿杨,沙渚衔芦何处伏。

生计萧条起杀机,哀哉六翮将安归。

云天万里愁无限,客里西风泪满衣。

注释

1. 出处:此收于吕敦礼《厚庵遗草》,又载林资修《栎社第一集。厚庵诗草》、陈汉光《台湾诗录》。

猜您喜欢

  • 1.《汉宫春·立春日宋朝·辛弃疾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辨,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
  • 2.《李潮八分小篆歌唐朝·杜甫苍颉鸟迹既茫昧,字体变化如浮云。陈仓石鼓又已讹,大小二篆生八分。秦有李斯汉蔡邕,中间作者寂不闻。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苦县光和尚骨立,书贵瘦硬方通神。...
  • 3.《求因果息争十首·其一唐朝·敦煌曲子忆惜当时心未悟,万恶心头聚。如今学善减精神。□耎耎如人。自从礼佛归香火,绝得争人我。受若依依胜得狂。自己审思量。
  • 4.《政和二年余谪海外馆琼州开元寺俨师院遇其七宋朝·释德洪此障道法,上品盖缠。是何时节,乃复安眠。
  • 5.《即事明朝·吕旭怪柳类人悬怒瘿,好花笑客逞娇容。小桥路转清溪曲,水满山槽碓自舂。
吕敦礼(1871~1908),字鲤庭,号厚庵,清台湾县三角仔庄(今台中县神冈乡)人。其父吕赓虞(汝玉)、叔父汝修、汝成,同为广东寓台举人吴子光学生,吴氏誉之为「海东三凤」。吕敦礼雅好诗书,与栎社创始人峰林痴仙为总角之交,时相过从。1895年日本领台时,曾避居福建,不久即返台定居。明治卅二年(1899),林痴仙自中国返台,与吕敦礼等旧友往来唱酬更为频繁,明治卅九年(1906)栎社正式组织化,吕氏为九名创社发起人之一。可惜两年后,即以三十八岁之英年辞世。〖参考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3年12。〗吕敦礼生平诗作所存无多,去世后由林痴仙、陈槐庭等栎社诗友蒐集其生前遗作,编为《厚庵遗草》一册,于明治四十三年(1910)由傅锡祺任职的台中「台湾新闻社」印刷发行。后由龙文出版社影印收入「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以下即以此为底本,并参考《鸟松阁唱和集》、《汉文台湾日日新报》、《栎社第一集。厚庵诗草》、《台湾诗钞》、《台湾诗录》、《台海诗珠》增补校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