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次邱仙根工部粤台秋唱原韵·其七

朝代:清朝|作者:吕敦礼|

去岁沈阳战衅开,从军万卒入泉台。

江山暗坠他人手,烽火重燃未死灰。

历代寝门灵尽泣,旁观壁上将谁才。

辽河流水声呜咽,壮丽皇都没草莱。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此收于吕敦礼《厚庵遗草》,又载林资修《栎社第一集。厚庵诗草》、陈汉光《台湾诗录》、王建竹《台中诗乘》。

猜您喜欢

  • 1.《城西龙祠二首·其二宋朝·吕陶林密溪寒锦浦西,千年灵宇旧凭依。竹村迎路堪行乐,麦垄连云已应祈。诗将早从吟社去,游人暮到醉乡归。隼旟莫倦徘徊久,化日舒长未夕辉。
  • 2.《题南山寺明朝·佘翔山色迎人兴不孤,白云片片散浮屠。一尊浊酒
  • 3.《九日再酌明朝·李时勉几年佳节留京国,今日凄凉处夏台。知己青尊聊共酌,故园黄菊若为开。情飞紫禁云长绕,目极瑶台雁独回。兴洽暂因愁思失,更将谈笑尽馀杯。
  • 4.《木槿明朝·李寄六月荷花好,如兹槿亦强。可怜千瓣艳,不过一朝香。似悟人荣落,偏供僧糗粮。寄余周子爱,红白足相当。
  • 5.《同张赤涵游金山二首(一)·其一明朝·李孙宸秦帝何年鞭石来,当流中望出楼台。东南海色浮云尽,吴越山光暮雨开。鳌柱似随波上下,骊宫时共月徘徊。登临客子休怀古,水落蛟龙夜壑哀。
吕敦礼(1871~1908),字鲤庭,号厚庵,清台湾县三角仔庄(今台中县神冈乡)人。其父吕赓虞(汝玉)、叔父汝修、汝成,同为广东寓台举人吴子光学生,吴氏誉之为「海东三凤」。吕敦礼雅好诗书,与栎社创始人峰林痴仙为总角之交,时相过从。1895年日本领台时,曾避居福建,不久即返台定居。明治卅二年(1899),林痴仙自中国返台,与吕敦礼等旧友往来唱酬更为频繁,明治卅九年(1906)栎社正式组织化,吕氏为九名创社发起人之一。可惜两年后,即以三十八岁之英年辞世。〖参考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3年12。〗吕敦礼生平诗作所存无多,去世后由林痴仙、陈槐庭等栎社诗友蒐集其生前遗作,编为《厚庵遗草》一册,于明治四十三年(1910)由傅锡祺任职的台中「台湾新闻社」印刷发行。后由龙文出版社影印收入「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以下即以此为底本,并参考《鸟松阁唱和集》、《汉文台湾日日新报》、《栎社第一集。厚庵诗草》、《台湾诗钞》、《台湾诗录》、《台海诗珠》增补校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