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山二首(选一)

朝代:清朝|作者:吴之英|

山势来不住,卓斧向天横。

瀑流悬日色,石罅灌松声。

跳壁藤偏健,学钟鸟渐灵。

生机函化佛,何处得无生。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十一部

猜您喜欢

  • 1.《江神子·江景宋朝·苏轼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
  • 2.《题王庭实乐窝诗卷元朝·叶兰人生贵所安,欢娱恋乡土。亲朋燕文座,壶觞日相聚。瞩彼行路难,险迈辛且苦。巢鹊知天风,穴蚁知天雨。志士在怡神,幽栖处岩坞。长歌发清啸,逍遥散襟宇。
  • 3.《读县父诗榜宋朝·毕仲游县地苦迫窄,县亭乃荒凉。胡为君子来,到此成诗章。上陈图史乐,次道为政方。终焉戒易足,俾尔能自强。荒亭实何幸,得此人不忘。年深粉墨剥,辞意弥激昂。谁云官冗小,会有...
  • 4.《闰九月朔同集欧子建半竹亭明朝·李孙宸秋好重留闰,相期过绿阴。傍檐容坐密,看竹引杯深。浪谑知狂态,高谈见素心。为怜佳会少,下榻更披襟。
  • 5.《郊行感事清朝·王又旦酒入愁肠恰半升,东郊林下杖枯藤。心随夜半移枝鹊,身似门前饭粥僧。绿树饱酣山径雨,东风初泮大河冰。独怜亭尉今皆醉,不敢寻春过灞陵。
吴之英(1857—1918),字伯朅,四川名县人。早年就读于成都尊经书院,后为尊经书院都讲、锦江书院襄校、四川国学院院正。为四川维新派代表人物,曾参与组织“蜀学会”并任《蜀学报》主笔,戊戌变法失败后,回乡潜心著述,有《寿栎庐丛书》、《中国通史》等书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