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峨嵋老僧

朝代:清朝|作者:康熙|

名山越遍,未到天涯。

欲得真印,勤修离家。

雷音虽拜,那见拈花。

知此无益,再游中华。

八旬老矣,行履不斜。

言语忠厚,一字弗遮。

观尔朴诚,朕意甚嘉。

峨嵋峍崒,直逼云霞。

明心见性,静守毋哗。

注释

1. 四言 押麻韵 出处:圣祖仁皇帝御制文第二集卷五十

猜您喜欢

  • 1.《历阳壮士勤将军名思齐歌唐朝·李白历阳壮士勤将军,神力出于百夫,则天太后召见,奇之,授游击将军,赐锦袍玉带,朝野荣之。后拜横南将军。大臣慕义,结十友,即燕公张说、馆陶公郭元振为首。余壮之,遂作诗...
  • 2.《送李宝文还朝宋朝·吕陶使华西指主恩深,又见鳌头此镇临。十载星霜皆化日,百城桃李尽秾阴。层霄自得翱翔路,止水难摇淡静心。全蜀苍黔共倾耳,即闻和气入薰琴。
  • 3.《题蔡子彭塘别业明朝·田汝悚胜迹幽人赏,名区雅志便。竹嵓深窈窕,石窦泻潺湲。水色衔阶绿,苔痕入径鲜。为耽丘壑静,松桂伴长年。
  • 4.《山庄谩兴明朝·李堂轻风吹袂步晴堤,晓树拖岚路欲迷。茅屋可容溪月小,钓船不碍石桥低。原田布谷催春草,篱落炊烟报午鸡。寂莫逋仙千载后,何人真隐上新题。
  • 5.《寄朱峨眉方庵兼怀蒋修撰虎臣(蒋时卧病峨眉伏虎寺)清朝·王士祯绝域相逢感鬓华,几行清泪落悲笳。愁中巫峡暮云合,望里峨眉秋月斜。方丈一灯谁问疾,孤帆万里客还家。故人咫尺不相见,梦绕平羌江水涯。
康熙的诗词曲代表作

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4日—1722年12月20日),即清圣祖(1661年—1722年在位),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他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西藏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顺治帝第三子,母亲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初期,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面对严峻局势,他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康熙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成年后康熙帝坐镇北京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消灭在台湾的明郑政权;三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意图以条约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注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笼络汉族士人。但是康熙帝标榜仁政,到了晚年倦勤,出现吏治败坏的现象。另外,众位皇子因为废太子事件而争夺皇位,对康熙帝晚年政治产生了不良影响。
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崩于畅春园,终年68岁。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传位于第四子胤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