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三十日亲统六军徂征漠北

朝代:清朝|作者:康熙|

惟天尽所覆,眷命畀我清。

自予莅鸿祚,恒愿销甲兵。

狡焉窥北疆,属国横相撄。

夙昔张挞伐,凶丑皆颠倾。

赦之释不诛,开网全其生。

怙终恣跳梁,边鄙摇群情。

皇皇仁义师,声讨必有名。

春雪洒贝胄,朔风捲龙旌。

眷兹貙虎士,金革劳远征。

于铄振我武,赫赫扬天声。

注释

1. 押庚韵 出处:圣祖仁皇帝御制文第二集卷四十六

猜您喜欢

  • 1.《堂堂唐朝·李贺堂堂复堂堂,红脱梅灰香。十年粉蠹生画梁,饥虫不食推碎黄。蕙花已老桃叶长,禁院悬帘隔御光。华清源中礜石汤,裴回白凤随君王。
  • 2.《三国论宋朝·苏辙天下皆怯而独勇,则勇者胜;皆暗而独智,则智者胜。勇而遇勇,则勇者不足恃也;智而遇智,则智者不足恃也。夫惟智勇之不足以定天下,是以天下之难蜂起而难平。盖尝闻之,古...
  • 3.《山亭夏日唐朝·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水晶帘 一作 水精帘) 
  • 4.《箨冠明朝·李德学花下山冠小,林间野兴长。卑枝都不碍,高枕亦何妨。削木因为杖,披萝并作裳。不随风帽落,深耐饮中狂。
  • 5.《万县有感清朝·王士祯千秋南浦地,险阻控三巴。恶少仍雕面,通侯各建牙。何人饲豺虎,吾道一龙蛇。鼓角寒城暮,江流捲白沙。
康熙的诗词曲代表作

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4日—1722年12月20日),即清圣祖(1661年—1722年在位),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他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西藏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顺治帝第三子,母亲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初期,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面对严峻局势,他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康熙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成年后康熙帝坐镇北京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消灭在台湾的明郑政权;三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意图以条约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注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笼络汉族士人。但是康熙帝标榜仁政,到了晚年倦勤,出现吏治败坏的现象。另外,众位皇子因为废太子事件而争夺皇位,对康熙帝晚年政治产生了不良影响。
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崩于畅春园,终年68岁。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传位于第四子胤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