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四首·其四

朝代:清朝|作者:康熙|

尚父抱奇略,壮龄运不偶。

一竿清渭滨,经纶在其手。

志欲网九州,吞舟非所取。

卜兆示先几,龙螭载车后。

白旄师既陈,青社符还剖。

伟哉八百基,肇自一钓叟。

注释

1. 押有韵 出处: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卷三十九

猜您喜欢

  • 1.《八归·秋江带雨宋朝·史达祖秋江带雨,寒沙萦水,人瞰画阁愁独。烟蓑散响惊诗思,还被乱鸥飞去,秀句难续。冷眼尽归图画上,认隔岸、微茫云屋。想半属、渔市樵村,欲暮竟然竹。 须信风流未老,凭持...
  • 2.《三门谚唐朝·不详古无门匠墓。
  • 3.《冷泉亭观猿元朝·李昱灵隐寺外冷泉亭,萝风吹日昼冥冥。猿啼一声松子落,无数白云生翠屏。
  • 4.《城上宋朝·李彭城上栖乌尾毕逋,寒塘乌影过相呼。一天欲放山阴雪,六幅如观栗里图。问老自应师粲忍,扶衰初喜得封胡。香醪已熟糟床注,唤客无劳满眼酤。
  • 5.《皇女温泉明朝·李正儒灵泓沸处玉涓涓,造化谁将薪火传。天地为炉烹日月,阴阳作炭煮云烟。沃膏泻去千疆润,沉痼瘳时万姓痊。大冶人间莫浪亵,应调鼎鼐重山川。
康熙的诗词曲代表作

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4日—1722年12月20日),即清圣祖(1661年—1722年在位),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他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西藏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顺治帝第三子,母亲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初期,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面对严峻局势,他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康熙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成年后康熙帝坐镇北京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消灭在台湾的明郑政权;三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意图以条约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注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笼络汉族士人。但是康熙帝标榜仁政,到了晚年倦勤,出现吏治败坏的现象。另外,众位皇子因为废太子事件而争夺皇位,对康熙帝晚年政治产生了不良影响。
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崩于畅春园,终年68岁。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传位于第四子胤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