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永定河堤

朝代:清朝|作者:康熙|

豫定安澜在事前,每逢雨潦自心牵。

帑金不惜筹耕种,膏土惟思广陌阡。

堤老失防愁剥蚀,岸坚常护幸安全。

肩舆频视桃花水,滚滚浑波通碧涟。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圣祖仁皇帝御制文第四集卷三十五

猜您喜欢

  • 1.《狱中寄子由二首宋朝·苏轼序篇一作: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死狱中,不得一别子由,故和二诗授狱卒梁成,以遗子由。其一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
  • 2.《过岳县元朝·夏果斋水纹如席浪花收,谢遣湘中鹿角舟。白露巳过秋日淡,青山未了曙光浮。诸贤豹变云生足,老子龙钟雪上头。可惜隔江灯数点,匆匆过却岳阳楼。
  • 3.《怀李东苑明朝·何巩道河溯杯深昼未醒,晚风依旧醉湖亭。月将浮叶露痕白,烟欲窥帘山意青。漏滴寸心银箭转,歌沉孤梦玉箫停。为谁江树分明见,飞乱松潭一夜星。
  • 4.《铜陵崇福寺明朝·吴宣白浪黄流窗满风,薄阴天际傍孤篷。浮生未了青山色,明日孤云又向东。
  • 5.《可庐经燬另搆小苑因和东坡新居明朝·李之世祝融妒我庐,幸宥垂杨影。改筑面南离,旧搆成新境。盘卉经烧残,劫灰同一屏。月来竟入之,转觉虚堂永。槿篱芟枯蘖,得雨仍抽颖。客来始一叹,沧桑亦俄顷。
康熙的诗词曲代表作

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4日—1722年12月20日),即清圣祖(1661年—1722年在位),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他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西藏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顺治帝第三子,母亲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初期,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面对严峻局势,他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康熙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成年后康熙帝坐镇北京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消灭在台湾的明郑政权;三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意图以条约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注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笼络汉族士人。但是康熙帝标榜仁政,到了晚年倦勤,出现吏治败坏的现象。另外,众位皇子因为废太子事件而争夺皇位,对康熙帝晚年政治产生了不良影响。
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崩于畅春园,终年68岁。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传位于第四子胤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