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长至

朝代:清朝|作者:康熙|

旌门已报黄钟节,六琯葭飞律未残。

叆叆占云书太史,玱玱执玉忆郊坛。

阳升一线宫中日,冰合重渊野外寒。

景福重闱应有庆,晴光捧处是长安。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卷四十

猜您喜欢

  • 1.《螺园诗三十首(录二首)明朝·陶楚生 桑田沧海世如流,万劫筹山此处求。座下金羊惊暖沍,眼前玉兔识春秋。瑶池殿上灵椿酒,阳子宫中碧杏瓯。报说人间圆日近,黄河清处是丹丘。十二雕...
  • 2.《昭君出塞图为姚承旨赋元朝·陈宜甫低拨琵琶怨思长,不禁尘染汉衣裳。君王岂是无奇策,閒却将军用女郎。
  • 3.《次君陟见志韵宋朝·周行己秋风飒飒吹寒雨,寒士畏寒不畏暑。杜陵四海无尺椽,颇思大屋连千础。大庇天下寒士寒,小利犹能及雀鼠。平生志大不小用,未解从人问科举。可怜时俗喜儇媚,此道悠悠付何所。...
  • 4.《咏白鹦鹉五首·其五明朝·王渐逵羞将灵慧学霓裳,画栋彫笼浣素妆。世态于今多妒忌,莫从飞燕向朝阳。
  • 5.《闻警·其三明朝·李之世东辽本是先王地,千里关津带古城。山海由来称国险,岔河原自逼神京。通贡奉朔缘何事,夺市绐和太不情。此日草茆忧匪细,欲将投笔请长缨。
康熙的诗词曲代表作

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4日—1722年12月20日),即清圣祖(1661年—1722年在位),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他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西藏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顺治帝第三子,母亲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初期,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面对严峻局势,他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康熙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成年后康熙帝坐镇北京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消灭在台湾的明郑政权;三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意图以条约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注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笼络汉族士人。但是康熙帝标榜仁政,到了晚年倦勤,出现吏治败坏的现象。另外,众位皇子因为废太子事件而争夺皇位,对康熙帝晚年政治产生了不良影响。
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崩于畅春园,终年68岁。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传位于第四子胤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