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跸金陵以方物寄献两宫

朝代:清朝|作者:康熙|

深宫违定省,经月恋晨昏。

率土方为养,苍生共戴尊。

题书千里重,托物寸心存。

遣使旌门外,踟蹰望九阍。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卷四十

猜您喜欢

  • 1.《猛虎行唐朝·李贺 长戈莫舂,长弩莫抨。乳孙哺子,教得生狞。举头为城,掉尾为旌。东海黄公,愁见夜行。道逢驺虞,牛哀不平。何用尺刀?壁上雷鸣。泰山之下,妇人哭声。官家有程,吏不敢听...
  • 2.《喜小孤山开江舟行无阻明朝·王佐(汝学)小孤卧江江水回,盘涡转毂入山隈。山隈吸风盘转急,北客舟人相看泣。女娲立极巧无施,大禹济川功未及。圣王手把天地户,江海顺流天地助。昨夜风雷檄巨灵,劈开山背放江行。...
  • 3.《宿灵岩寺明朝·王㒜一径深通万壑间,翠微深处著禅关。人从上界空中语,云自前峰阙处还。古殿有基松叶暗,断碑无字藓痕斑。偶因王事劳行役,也得浮生半日閒。
  • 4.《送谢迭先之江门明朝·何巩道荔枝红罢晚虹沉,催起南池送别心。对月句成初醉酒,倚风情绕欲弹琴。天高孤雁终宵泪,叶密新蝉几处吟。直到江门停棹地,梦随潮水向君深。
  • 5.《游山口号·其三清朝·方守敦前辈消沉后辈狂,别有怀抱古心伤。好山好水空图画,墓冢高低似北邙。
康熙的诗词曲代表作

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4日—1722年12月20日),即清圣祖(1661年—1722年在位),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他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西藏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顺治帝第三子,母亲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初期,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面对严峻局势,他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康熙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成年后康熙帝坐镇北京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消灭在台湾的明郑政权;三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意图以条约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注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笼络汉族士人。但是康熙帝标榜仁政,到了晚年倦勤,出现吏治败坏的现象。另外,众位皇子因为废太子事件而争夺皇位,对康熙帝晚年政治产生了不良影响。
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崩于畅春园,终年68岁。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传位于第四子胤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