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菊·其一

朝代:明朝|作者:释古邈|

仄径荒林寄一枝,几回荣落负东篱。

碧天雁过情何限,红叶霜深意自奇。

带月似怀高士恨,倚风仍惜白云期。

萧萧向晚怜清影,静夜幽香欲待谁。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猜您喜欢

  • 1.《过江津明朝·叶汉晓渡江津江水平,舟人荡桨见潮生。秋过夹岸多荒草,雨后长桥长绿蘋。地尽三巴闻雁影,山连两峡隐猿声。家乡缥缈诸天外,归梦犹悬五凤城。
  • 2.《镆铘山(一名大鸣山又名大明山)明朝·江诗宝剑当年已化龙,青山留得削芙蓉。润涵海气时云雨,突起峰峦逼太空。南峙亦为天子锷,东来宜匹丈人峰。要知此地生豪杰,尽是英灵气所钟。
  • 3.《陈秋涛宗伯云淙书院杂咏四首·其三·馀箫阁明朝·何吾驺达人后万物,妙音取其馀。异心造灵景,架阁临清渠。开窗凉飒飒,万籁相笙竽。孰为黄钟鼓,孰随洞箫嘘。每每闻一声,怨慕动斯须。风雨关长叹,馀情曷告予。为想凤皇至,遐哉...
  • 4.《次韵答胡中丞·其二明朝·李一宁坐拥貔貅百万兵,一时毡毳避威名。勤劳总为西人讨,吐握常悬北阙情。望入云霄孤鹗杳,春回草色四郊明。平生亦抱先忧志,感激高风欲请缨。
  • 5.《欧子建新自贼中回过其竹素山房因赠明朝·李孙宸相闻踪迹几间关,剩有蓬蒿一榻閒。家为频移疑逆旅,书缘著就即名山。半林雨过春花落,隔寺钟残暮鸟还。辛苦未忧惊老瘦,祇怜多病鬓毛斑。
古邈(一六四九─?),字觉大。番禺人。俗姓罗。童年出海幢,求阿字大师剃染受具。天然老人还峰,入侍丈室。后奉命之福州长庆,暂充典客。竟以病入涅。著有《闽中吟草》一卷。事见清宣统《番禺县续志》卷二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