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与刘见颙王入闻阿字无方白庵须识诸子小坐山亭

朝代:明朝|作者:释函是|

古木森森直似春,茅檐土屋自为亲。

从来隐几几忘我,今日空山喜见人。

顿入钟声一觉里,悟将云影百年身。

相期更有千峰在,莫雨朝晞应未贫。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猜您喜欢

  • 1.《已亥杂诗·201清朝·龚自珍此是春秋据乱作,昇平太平视松竹。何以功成文致之,携箫飞上羽 阁。
  • 2.《十样花·陌上风光浓处宋朝·李弥逊陌上风光浓处。第一寒梅先吐。待得春来也,香消减,态凝伫。百花休漫妒。
  • 3.《制霓裳羽衣箫谱成听诸箫郎掐韵明朝·伍瑞隆不复人间想,新成月里篇。声疑隔霄汉,人似挟飞仙。艳曲琼楼借,芳心玉指传。应知天上谱,元异李龟年。
  • 4.《香柳娘明朝·沈采旦:痛儿夫死难。痛儿夫死难。魂飞魄散。苍天不及英灵怨。这骸骨在棺。这骸骨在棺。暴露有谁葬。终须作泥烂。合:这冤戮可叹。这冤戮可叹。饥寒塞边。谁铺羹饭。
  • 5.《采桑子·西风著意吹残云清朝·杜文澜西风著意吹残云,寒上征衣。冻草凄迷,满路春愁怨马蹄。溪梅不趁离筵折,冷萼香迟。别后相思,知寄江南第几枝。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峰,创建海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