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初度登太武岩,次蔡发吾韵

朝代:明朝|作者:卢若腾|

奇观十二岂虚哉,衰乱谁珍能赋才;

兴到狂歌频看剑,人来载酒且衔杯。

夜阑独伴鸡声舞,晓望何多蜃气台;

弧矢半生成底事,可堪白发鬓边催?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猜您喜欢

  • 1.《千秋岁·数声鶗鴂宋朝·张先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
  • 2.《讽兄诗元朝·沈贵锦衣玉食非为福,檀板金樽可罢休。何事子孙长久计,瓦盆盛酒木绵裘。
  • 3.《西津宋朝·沈辽山后山前到已频,更寻残雪过西津。愚溪愁客今何在,应有猿猱解笑人。
  • 4.《赠方西樵(时西樵以召还京)·其三明朝·王渐逵含灵配高厚,万物长以治。感应谅斯存,此身讵能离。迂生罔所测,玄言泪其机。龌龊纡杖履,蹇傲栖岩扉。擎拳守木偶,浮诞如狂痴。岂知大化下,阴阳无停期。寂感理固然,空幻...
  • 5.《题虎丘次蒲章二公韵宋朝·刘淑衮席频虚未赐环,游心暂寄水云间。霓旌初下姑苏苑,蜡屐先寻虎踞山。高兴不辞溪路险,幽情更羡野僧闲。留连景物慵回首,画舫寒侵暮角还。
卢若腾(1600~1664),字闲之,福建金门人,因金门为唐代时监牧地,故号牧洲。〖参考林树梅〈明自许先生传〉,《?人文钞》,福州:福建师范大学馆藏。〗明崇祯庚辰十三年(1640)进士,尝官浙江布政使左参议,分司宁绍巡海兵备道。居官洁己惠民,士民建祠以奉,有「卢菩萨」之称。南明隆武立,授以右副都禦史,后加兵部尚书。清军南下,若腾守平阳,力战,腰臂中矢,遇水师救出。闻闽败,隆武帝被俘,痛愤赴水,?同僚救起。寻入舟山,辗转至闽海,偕王忠孝、徐孚远等居浯洲屿,自号「留庵(庵)」,一意著述。永历十七年(康熙二年。1663),清兵攻下金门、厦门。次年,遂与沈佺期等东渡,寓澎湖。病亟,遗命题其墓曰「有明自许先生之墓」。  卢氏情豪迈,喜六书之学,于文学创作主张需有真实情感,最忌无病呻吟,宜「噫」自己心中之「气」,以直抒心志。尝自述:「丧乱以来,惊心骇目之事,层见?出,其足供料者多矣。」因此其诗颇能反映郑成功复台之艰难,披露郑军纪律不严,至骚扰掳掠百姓之事,以「诗史」观之,未尝不可。此外,卢氏闲退金门时,亦写下品茗、歌咏当地土之诗篇,清新可诵。著作甚丰,惜多已佚。1959年于金门鲁王冢发掘《留庵文集》、《留庵诗集》、《岛噫诗》等。不过诗集中与台湾有关之作不多,或存于《岛噫诗》,或存于《留庵诗文集》内,前者目前可见版本有:(1)旧钞本八世胞侄孙卢德资重录(2)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台湾文献丛刊第二四五种,1968年。(3)台北大通书局,台湾文献史料丛刊,1984年。(4)南投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台湾历史文献丛刊‧诗文集类。第二种系根据旧钞本勘校,另加《留庵文选》一卷(序十、书二、疏十、露布一、传一);而第三、四种又悉据第二种版本。《留庵诗文集》系1969年由金门县文献委员会出版,依据林策勋抄寄作品二十馀首及其他书籍著录而得,其中部分作品乃《岛噫诗》所无。唯其中〈澎湖文石歌〉、〈澎湖〉、〈金鸡晓霞〉三首诗应为钱琦之作。(许俊雅、黄美娥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