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酒颐庵先生寄读杜诗一章因奉和

朝代:明朝|作者:黄润玉|

先生观杜诗,洞晓其中趣。

顾兹藜藿肠,焉识菽粟味。

乾坤初未交,风云本难际。

自匪假声诗,乌能吐忠义。

高歌动千言,曲庇非一类。

区区稷契心,绰绰廊庙器。

胡为月下乌,却绕风前树。

鱼龙方混争,鸿雁若相避。

虽致杜鹃词,曷驱野狐媚。

间关蜀道行,悽恻巫峡泪。

累然丧家厖,困若伏枥骥。

康衢本平夷,大雅惜颠坠。

斯文既云亡,吾道安所寄。

浩浩三百篇,寥寥千万世。

惟公得其传,作者奚足继。

公诗天宝间,落日山横翠。

注释

1. 出处:甬上耆旧卷四

猜您喜欢

  • 1.《次韵荅天台杨景羲拟杜陵曲江体五首·其三元朝·洪焱祖百川赴海海不满,志士意长日月短,金丹九转成功晚。台山采药听清猿,剩欲投簪寄閒散。
  • 2.《和邦求见寄宋朝·李正民坐看霜霰送穷冬,流落天涯类断蓬。词翰难陪杜陵老,沧浪聊访紫溪翁。想寻芳草门庭在,忆对梅花笑语同。海腊腥咸难致远,漫凭黄耳附书筒。
  • 3.《瑞莲桥即九曲池和王肱原韵宋朝·周公弼石门双峙耸前蹊,溪白疑藏照水犀。古木万株清露染,晓风千叠瑞烟迷。虚岩伏虎和风啸,峻壁闻猿向晚啼。更有淡轩轩上趣,妙缘真觉證菩提。
  • 4.《谢黄袭明吴君宝见访宋朝·周行己平生敬爱人,经月不一面。出处各有道,淡泊终所愿。避喧繁台寺,稍息奔走贱。岂是蒋诩人,佳客来不倦。不责礼数优,草草具盘馔。为歌朱丝弦,知音我所恋。日暮翩然去,思君...
  • 5.《柯枝镇国山诗明朝·朱棣截彼高山,作镇海邦。吐烟出云,为下国洪庞。时其雨阳,肃其烦熇,作彼丰穰。祛彼妖氛,庇于斯民。靡灾靡沴,室家胥庆,优游卒岁。山之崭矣,海之深矣。勒此铭诗,相为终始...
字孟清五岁侍母病不敢就寝六岁读书所览辄成诵坐立屹然未尝与群儿伍十岁行道上见遗金不拾年十二闻太守王公琎行乡饮酒礼造学中观之因默识其仪归书于册人见所记大奇之永乐改元诏徙江南闾右实北京父当行先生年十三伤父老行万里诣官涕泣请代官谓其少先生曰父去日益老儿去日益长官善所对许之行踰年至京受廛都城外十里沙漠寒冱无人烟先生与同役筑室成比闾垦圃粥蔬以为生兼应徭赋人不堪其瘁先生安之稍隙辄肆力于学北方无良师友先生以心为师以古圣贤为模楷择然后言确守不可易都中有富人与一女居招先生寓其家同贾先生辞不往或问之先生曰古人不处嫌疑间此即是也里中高其笃行多使子弟从之因敩其学举于乡官南昌教授用荐拜交趾道御史奏弹权贵无所顾出按湖广斥藩臬郡县不职者至百二十人俱解绶去威名赫然用少师杨公士奇荐迁广西提学佥事力屏浮薄笃士时值寇起用兵都指挥吴某横掠子女万馀口劾而归之副使李立入民罪数百人力为辨出南丹卫在万山中瘴甚戍卒岁半死为奏徙平野凡先生所施行万口交诵调湖广佥事持宪益严巡抚都御史李实张甚藩臬俱曲事之先生独无加礼更黜墨吏二人俱其所私也实大怒劾之降知含县尽除诸宿弊阅芦场重浚麻湖复所逋租与民均徭平讼民大悦竟引年致仕先生好学自少至老未尝懈其言曰明理只在读书制行惟当慎独性刚介寡交所称许四方名士若李文毅公时勉薛文清公瑄不过数人与客言惟讲道论文不少及时事归居东皋草堂闭门简出日研索经义谓圣学莫先于五礼因取仪礼析为四卷以礼记比类附之其不类者载诸卷首末各有意义又以军礼独阙取周官大田礼补之及礼记载田事者别作一卷通为笺释曰仪礼戴记附注复考定深衣衰服古制补诸经四书注撰宁波简要志四明文献录杂注道德阴符二经因安远侯溥从问古兵法更为孙子注其他备论理事曰南山录诗文曰南山藁里居二十年寿八十有九卒子隆历官副使是为南谷先生别有传孙溥字存吾官芜湖训导纂续大父所著书是为南厓先生曾孙巽字启亨历官知岳州府有治行四世俱为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