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草·其一

朝代:清朝|作者:王竹修|

未能独立感萧条,左右扶持赖梓乔。

惠露有天身渐长,托根无地恨难消。

茑萝犹幸依松茂,葛藟终惭附木凋。

千古英雄多落拓,几同蓬梗与萍飘。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出处:此收于《台湾文艺丛志》第二年第一号,鹿江吟社第四期课题,1920年315日,第一首又载曾笑《东宁击钵吟后集》、赖子清《台湾诗海》。

猜您喜欢

  • 1.《菩萨蛮·山城夜半催金柝清朝·顾贞观 山城夜半催金柝,酒醒孤馆灯花落。窗白一声鸡,枕函闻马嘶。门前乌桕树,霜月迷行处。遥忆独眠人,早寒惊梦频。
  • 2.《拟古·其二元朝·徐天倪娉娉闺中女,天质知自爱。空怀蘋藻心,日月苦行迈。蹇修意良勤,迟迟如有待。未嫁庸何伤,失良将重悔。
  • 3.《寄朱彝尊明朝·王邦畿白雪文章白玉人,见时犹悔别时频。何如潮水皆通海,一令梅花隔远春。
  • 4.《端坐明朝·叶太叔端坐临高楼,愁思安可极。我友轻别离,弃我往上国。今我失其群,长鸣振双翼。振翼将何为,流景忽以匿。思欲求列仙,三山杳莫测。寿命既难持,郁郁何所逼。立言虽可申,荣名...
  • 5.《安陆大水伤溺明朝·沈宜怀襄无自告重瞳,秋色萧条瓠子宫。是处流人啼晓露,几家茅屋破寒风。百年版籍鱼鳞尽,一日关山雁影空。去岁元圭曾报绩,荆扬那与豫州同。
王竹修(1865~1944),字养拙,号虚庵,又号逸叟。台中人,光绪间生员。〖参考连横《台湾诗荟》附录,作者简介。〗其父因施九缎事件遭受牵连,光绪十六年(1890)王竹修自请代父受罪,然未获台湾巡抚刘铭传同意〖参考王竹修〈敬步紫蕉赠韵〉一诗自注:「是时,余廿一,方遭施案所累」、「庚寅(1890)十一月,余自泉州到台北禀请代父受罪,刘爵抚(按:指刘铭传)不许。」〗,致使生活困蹇穷愁。日治后,王氏丧妻又患耳病,幸赖诸弟资助,始度过难关。昭和四年(1929)创「东墩吟社」,并任社长,后因病力辞,与同宗王石鹏担任该社顾问。王氏擅诗,与新化王则修、南投张达修并称「三修」,又因工于书法,与王石鹏、王则修并称「三王」。除閒咏诗外,王竹修亦热衷击钵联吟与课题徵诗,连横《台湾诗荟》谓其著有《养拙诗钞》,未刊。〖参考张淑玲《台湾南投地区传统诗研究》,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3年5月。〗今王氏诗作据《台湾日日新报》、《台南新报》、《台湾文艺丛志》、《台湾诗报》、《诗报》、《南瀛诗选》等报刊合集辑录编校。(向丽频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