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扉杂咏九首·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杜关|

吾家古洧水,成都营别巢。

通顺桥西畔,聊以结衡茅。

临流辟柴扉,倚岸横板桥。

一路之字曲,两树矗门高。

引水池其面,架木杓其腰。

佳卉滋其根,恶木诛其条。

何以蔽墙阴,一柳一株桃。

何以翳庭除,一架一葡萄。

此君不可无,修竹何萧萧。

梅竹为妻婢,兰桂森儿曹。

多栽花与果,杂植瓜豆苗。

小屋八九间,不虞风雨飘。

定目观游鱼,乘兴泛轻舠。

盈盈隔一水,已足避尘嚣。

所惜干戈扰,频年纷驿骚。

世乱贵亦贱,时清穷亦豪。

但使太平期,予乐真陶陶。

即此适吾适,胡为自忧劳。

注释

1. 押词韵第八部

猜您喜欢

  • 1.《初夏咏宋朝·彭汝砺簿领纷相压,尘埃懒未堪。轻阴人割麦,微雨客忧蚕。照水荷衣薄,迎风柳鬓鬖。微吟聊自释,一梦满江南。
  • 2.《僻居宋朝·戴炳地僻尘嚣远,身闲趣味深。清池涵竹色,老树带藤阴。引鹤随閒步,招蝉伴醉吟。有时燃古鼎,隐几自观心。
  • 3.《红芍药元朝·郑廷玉我一只手将系腰来采住向前掐。可便不着你
  • 4.《夏夜寄怀谢山人时客汾阳明朝·朱安良夜孤清赏,怀君倍黯然。客星一以别,明月几回圆。紫塞云边树,青山雨后天。相思何处写,随意有冰弦。
  • 5.《过荻港寻亡女细三墓明朝·祁顺花埋尘土玉沉渊,往事伤心已十年。别去难忘亲骨肉,重来愁见旧山川。寒烟宿草孤坟外,野树悲风古驿前。吾母白头犹念汝,天南相隔路三千。
杜关(1864~1929),原名德舆,字若洲,后更名杜关。晚年自署柴扉野老。四川宜宾长宁县上西乡(今属四川长宁双河镇)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卖田产8亩作路费去应顺天府乡试,中举人。次年居上海,对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关条约》极其愤慨,沉痛地写了《沪上感咏》12首,并发表悲壮激昂的《哀辽东赋》,一时广传京、津、沪。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中进士,后授户部主事,因时局动荡,未能就职。同年与黄铭训结婚。杜关自号“柴扉野老”,闭门不问政事,惟与朋友诗琴书相娱。诗皆感时忧世之作,部分收入《柴扉文存》和《柴扉诗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