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杨紫东道人江月横琴图

朝代:清朝|作者:杜关|

空江濯月秋无波,戍楼风静城峨峨。

刺船夜泊江州曲,一篙撑破玻璃绿。

中有道士鸣丝桐,水晶殿朗闻清钟。

一弹招来黄鹤唳,再弹惊起老龙睡。

天风吹过伯牙台,钟期去矣我归来。

猜您喜欢

  • 1.《寻陆鸿渐不遇唐朝·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 2.《清平乐·别来春半五代·李煜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 3.《电白南楼观海为方明府题明朝·王弘诲万顷沧波槛外明,三山巨浸接杯平。扶桑日抱鼋鼍稳,若木云连岛屿轻。地迥楼台含蜃气,天空雷雨送潮声。风流仙令怜方朔,欲赋玄虚愧未成。
  • 4.《送同游归里宋朝·释元肇俱有萱庭念,相依岁月深。平时行乐地,此夜别离心。晓渡吴云湿,秋生楚岫阴。独怜乌鹊喜,不到我家林。
  • 5.《有感明朝·沈光文所恨饿而不死,人情无怪其然。久当困厄如鬼,日逐清虚若仙。谓尔乘车可羡,嗟余弹铗堪怜。从今只安时命,夫亦何敢怨天。
杜关(1864~1929),原名德舆,字若洲,后更名杜关。晚年自署柴扉野老。四川宜宾长宁县上西乡(今属四川长宁双河镇)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卖田产8亩作路费去应顺天府乡试,中举人。次年居上海,对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关条约》极其愤慨,沉痛地写了《沪上感咏》12首,并发表悲壮激昂的《哀辽东赋》,一时广传京、津、沪。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中进士,后授户部主事,因时局动荡,未能就职。同年与黄铭训结婚。杜关自号“柴扉野老”,闭门不问政事,惟与朋友诗琴书相娱。诗皆感时忧世之作,部分收入《柴扉文存》和《柴扉诗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