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听杜鹃

朝代:清朝|作者:杜关|

蜀山万叠高巍巍,蜀鸟鸣春山际飞。

中有杜鹃一何急,不唤人归唤春归。

春归何似人归好,人归不似春归早。

年年走马锦城西,听此因之增懊恼。

自恼自慰空自愁,故乡千里思悠悠。

数声啼罢芳华寂,花事阑姗风正柔。

猜您喜欢

  • 1.《花犯·郭希道送水仙索赋宋朝·吴文英 小娉婷,清铅素靥,蜂黄暗偷晕。翠翘欹鬓。昨夜冷中庭,月下相认。睡浓更苦凄风紧。惊回心未稳。送晓色、一壶葱茜,才知花梦准。 湘娥化作此幽芳,凌波路,古岸云沙遗恨...
  • 2.《县厅书事宋朝·袁采庭下幽花照眼醒,绿阴成幄晚风清。何时抛掷铜章去,小艇烟波弄月明。
  • 3.《七夕三首·其一宋朝·陈渊北里南邻锦绣陈,万端千叠日初晴。收藏犊鼻何须挂,不与人间斗独清。
  • 4.《绝句元朝·释英正月梅花落,二月桃花红。荣枯元有数,不必怨东风。
  • 5.《访姜如农先生城北明朝·沈寿民石公严谴后,又见荷戈新。旷代留遗直,残山待老臣。龙归天上驭,环赐梦中身。生死昭亭路,乡园别自春。
杜关(1864~1929),原名德舆,字若洲,后更名杜关。晚年自署柴扉野老。四川宜宾长宁县上西乡(今属四川长宁双河镇)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卖田产8亩作路费去应顺天府乡试,中举人。次年居上海,对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关条约》极其愤慨,沉痛地写了《沪上感咏》12首,并发表悲壮激昂的《哀辽东赋》,一时广传京、津、沪。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中进士,后授户部主事,因时局动荡,未能就职。同年与黄铭训结婚。杜关自号“柴扉野老”,闭门不问政事,惟与朋友诗琴书相娱。诗皆感时忧世之作,部分收入《柴扉文存》和《柴扉诗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