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寿诗十二首·其八

朝代:清朝|作者:杜关|

冢中枯骨当涂日,井底蛙鸣白帝秋。

博浪一椎惊大索,浔阳三径乞归休。

人情到处交馀耳,党祸无端怨李牛。

宦冷言轻嗟莫补,兵骄匪悍不胜愁。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猜您喜欢

  • 1.《郊庙歌辞·昭德皇后庙乐章·雍和唐朝·不详公尸既起,享礼载终。称歌进彻,尽敬繇衷。泽流惠下,大小咸同。
  • 2.《癸丑除夕时寄居双忠庵清朝·文汉光萧条破寺寄寒毡,收拾闲堂肃祭筵。尚著黑貂存汉腊,愁听白鹤语尧年。拈花偶契佛三昧,缚草拚装鬼一船。剩有遗书藏复壁,来朝开帙理新篇。
  • 3.《宋朝·蔡居厚先生万古有何用,博士三年冗不治。
  • 4.《七星桧明朝·吴纳仙坛有古桧,森列同七星。云是梁家种,古怪如龙形。东苏护朽骨,新枝复青青。造化呈奇观,拱卫烦山灵。谁栽若此树,阅岁踰千龄。
  • 5.《会城苦雨四首·其三清朝·牛焘中秋骑月送行人,阻住行人懒问津。米价天河休更卜,御寒今已桂为薪。
杜关(1864~1929),原名德舆,字若洲,后更名杜关。晚年自署柴扉野老。四川宜宾长宁县上西乡(今属四川长宁双河镇)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卖田产8亩作路费去应顺天府乡试,中举人。次年居上海,对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关条约》极其愤慨,沉痛地写了《沪上感咏》12首,并发表悲壮激昂的《哀辽东赋》,一时广传京、津、沪。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中进士,后授户部主事,因时局动荡,未能就职。同年与黄铭训结婚。杜关自号“柴扉野老”,闭门不问政事,惟与朋友诗琴书相娱。诗皆感时忧世之作,部分收入《柴扉文存》和《柴扉诗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