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董汉苍北京信诗以答之

朝代:清朝|作者:杜关|

十年书恨寄柴扉,怅望天涯泪欲挥。

一样流离之子在,等閒肝胆故人非。

干戈送老行藏定,荆棘馀生去住违。

见说官贫风雪厉,盼君病起不如归。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猜您喜欢

  • 1.《又嘲·道士当谛听唐朝·灵辩道士当谛听,沙门赠子言:鸿鹤已高逝,燕雀徒自喧。
  • 2.《寄长沙王源祖宋朝·刘挚湘水衡山冠楚西,逢君曾与胜游期。桥跻危蹬寻僧去,月满归舟载酒时。岁律别来惊易改,琴徽空自寄相思。试看湖上梅应老,不解东风赠一枝。
  • 3.《二月二日过吴德仁二首·其二宋朝·刘挚三径长篱依断崖,筑堂能向紫溪开。案头日有青精饭,堈面常浮白玉醅。坐对云山飞鸟没,笑看花木早春回。高情不厌城中客,更许时时杖履来。
  • 4.《除书明朝·申佳允除书六月下,束带促星轺。凭我誇强项,逄人自折腰。纷纭惊积牍,奔走溷卑寮。仙令俱虚语,几人王子乔。
  • 5.《六么令明朝·邵璨丑:蒙君说此因。便向他家转达殷勤。桃源有路可通津。何难会景中人合前。
杜关(1864~1929),原名德舆,字若洲,后更名杜关。晚年自署柴扉野老。四川宜宾长宁县上西乡(今属四川长宁双河镇)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卖田产8亩作路费去应顺天府乡试,中举人。次年居上海,对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关条约》极其愤慨,沉痛地写了《沪上感咏》12首,并发表悲壮激昂的《哀辽东赋》,一时广传京、津、沪。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中进士,后授户部主事,因时局动荡,未能就职。同年与黄铭训结婚。杜关自号“柴扉野老”,闭门不问政事,惟与朋友诗琴书相娱。诗皆感时忧世之作,部分收入《柴扉文存》和《柴扉诗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