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圃杂咏十二首(为莱阳姜学在赋)·其六·朝爽台

朝代:清朝|作者:王士祯|

崇台面吴山,山色喜无恙。

朝爽与夕霏,氤氲非一状。

想见拄笏时,心在飞鸟上。

注释

1. 押漾韵 出处:渔洋人精华录卷三

2. 为莱阳姜学在赋

猜您喜欢

  • 1.《工之侨献琴明朝·刘基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
  • 2.《送O.E.君携兰归国近现代·鲁迅椒焚桂折佳人老,独托幽岩展素心。岂惜芳馨遗远者,故乡如醉有荆榛。
  • 3.《召邵彦瞻宋朝·沈辽青嶂叠叠西南驰,上下佛宫筋力疲。一樽欲与鲁山醉,怅望车马来何迟。
  • 4.《闻雁明朝·石宝户外萧然客履稀,酒怀诗兴未相违。花因爱日长东向,雁为知时又北飞。人世几多尘漠漠,春光一半草萋萋。五弦挥罢聊凭几,已觉和风透舞衣。
  • 5.《如梦令·秋闺明朝·沈榛兔影纱窗移过。绿竹风敲声破。秋冷透罗衣,形影平分两个。孤坐。孤坐。玉漏清砧相和。
王士祯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士祯(1634年917日—1711年6月26日),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谥文简。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康熙四十三年(1704)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清初杰出人、文学家,继钱谦益之后主盟诗坛,与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诗论创“神韵”说,于后世影响深远。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
康熙朝书画家宋荦称王士祯“书法高秀似晋人“。近人称其书法为“诗人之书”。博学好古,又能鉴别书、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