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垂歌(三解)·其三

朝代:清朝|作者:王士祯|

慕容在何许,已度凉马台。

饥鹰掣鞲绦,一逝不复归。

注释

1.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渔洋人精华录卷一

2. 三解

猜您喜欢

  • 1.《七夕唐朝·罗隐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 2.《王孝子刲股元朝·吴当孝子有异行,世情生叹嗟。炉香通夜白,股血启晨霞。儿体应无恙,亲年幸有涯。殷勤鄠人对,直道正奇邪。
  • 3.《太息明朝·王邦畿可为长太息,行止亦何因。叶落犹为客,诗成不似人。雨归松径暮,月照草堂新。一读尼山论,狂歌思逸民。
  • 4.《赠方知府赴绍兴明朝·余学夔会稽为郡古来称,万壑千岩绕郡城。五马试从今日去,一钱终羡昔贤名。长河曙月孤帆影,高树流莺两岸声。别后定知官况好,黄堂应似柏台清。
  • 5.《怀友清朝·牛焘风雨何年别,更深入梦初。相知应有数,翻致久无书。斜月侵阶冷,寒蛩出郡疏。几时杯重把,门掩数畦蔬。
王士祯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士祯(1634年917日—1711年6月26日),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谥文简。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康熙四十三年(1704)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清初杰出人、文学家,继钱谦益之后主盟诗坛,与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诗论创“神韵”说,于后世影响深远。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
康熙朝书画家宋荦称王士祯“书法高秀似晋人“。近人称其书法为“诗人之书”。博学好古,又能鉴别书、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