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杂咏五首·其二·大佛阁(韦南康凿阁燬于袁韬惟佛像存)

朝代:清朝|作者:王士祯|

三十六庄严,不生亦不灭。

朝夕三江潮,如闻广长舌。

注释

1. 五言绝句 押屑韵 出处:渔洋人精华录卷七

2. 韦南康凿阁燬于袁韬惟佛像存

猜您喜欢

  • 1.《清平乐·上元月蚀清朝·纳兰容若瑶华映阙,烘散蓂墀雪。比拟寻常清景别,第一团圆时节。影蛾忽泛初弦,分辉借与宫莲。七宝修成合璧,重轮岁岁中天。
  • 2.《再用前韵奉答明朝·王汝玉君本逃名者,如何亦未閒。秋风发丛桂,孤杖别家山。落落征尘里,遑遑歧路间。相逢一惆怅,空感世情艰。
  • 3.《孤山宋朝·释元肇老柏槎牙自古今,两翁陈迹石泉深。孤山风物皆迁变,只有梅花独姓林。
  • 4.《送高侍御谪官南归·其一明朝·李孙宸炎蒸三伏后,一雨欲来秋。但惜故人别,非关迁客愁。骊歌易水暮,归路岭云稠。到日江鱼好,谁同上酒楼。
  • 5.《重题茂陵清朝·王士祯络绎甘泉豹尾催,君王夜幸柏梁台。当时谲谏称方朔,也嬖长陵宛若来。
王士祯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士祯(1634年917日—1711年6月26日),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谥文简。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康熙四十三年(1704)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清初杰出人、文学家,继钱谦益之后主盟诗坛,与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诗论创“神韵”说,于后世影响深远。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
康熙朝书画家宋荦称王士祯“书法高秀似晋人“。近人称其书法为“诗人之书”。博学好古,又能鉴别书、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