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鼓吹曲 于穆

朝代:南北朝|作者:沈约|
于穆君臣。
君臣和以肃。
关王道。
定天保。
乐均灵囿。
宴同在镐。
前庭悬鼓钟。
左右列笙镛。
缨佩俯仰。
有则修礼容。
翔振鹭。
骋羣龙。
隆周何足拟。
远与唐比踪。

猜您喜欢

  • 1.《昆山宋朝·凌岩九峰西峙比昆崙,晋代将军墓尚存。今日扪萝登绝顶,桑丘麦垄自村村。
  • 2.《清旷堂宋朝·章宪吾慕仲公理,卜居乐清旷。兹焉惬吾愿,名堂以自况。我无适俗韵,且乏肉食相。何许寄吾生,栖迟翳穷巷。境幽有经行,心远无得丧。从容大化中,信是羲皇上。
  • 3.《题孤岭宋朝·蒋之奇蛟绡剪下碧双垂,归挹清流背紫微。北向更登孤岭去,此身还入白云飞。
  • 4.《卞忠贞公墓下作清朝·王士祯松柏何萧萧,云是卞公墓。背踞冶城颠,前临大桁路。缅昔冰嘉时,流人竞南渡。举国扇清言,作达相矜慕。惟公执鄙吝,岩岩畏峰距。一朝荒伧来,旌飞历阳树。取节惭王公,种薤...
  • 5.《广游仙寺·其三清朝·汪鹤孙割肉携归洵足豪,细君畅好共持醪。汉廷枚马皆厮品,不及东方待诏高。
沈约的诗词曲代表作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宋、齐、梁朝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
沈约是齐、梁文坛的领袖,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的创作开辟了新境界。其诗与王融诸人的诗皆注重声律、对仗,时号“永明体”,是从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著作有《宋书》、《沈隐侯集》辑本二卷。又曾著《四声谱》、《齐纪》等,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