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道中寄陈说岩都宪李容斋少宰彭羡门编修

朝代:清朝|作者:王士祯|

捩舵开头不计程,睡馀真爱赣江清。

将寻方曲犹嫌早,欲卸吴绵尚有情。

木客山都人比舍,功曹主簿鸟多名。

炎荒风物看殊异,略附双鱼达上京。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渔洋人精华录卷九

猜您喜欢

  • 1.《十二时·其三·佛性成就十二首唐朝·敦煌曲子食时辰。无明花发几时新。□声□□□□□。随运贪生恣苦因。
  • 2.《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诗得半字元朝·徐一夔野旷天愈豁,川平路如断。不知何朝寺,突兀古河岸。潭埋白气没,林密翠霏乱。胜地故潇洒,七月流将半。合并信难得,通塞奚足算。广文厌官舍,亦此事萧散。风棂爵屡行,萝磴...
  • 3.《题凤栖寺宋朝·陈希伋千载传闻孰是非,高梧脩竹晚风微。欲知古寺曾栖凤,楼殿今无燕雀飞。
  • 4.《送黄伯益应辟元朝·刘绍即聘与计偕,鶱翻属昌期。祥麟久在野,灵凤来何迟。蔚此九苞羽,神光分陆离。览辉应鸣韶,千载诚一时。煌煌紫宸宫,虎卫森彤墀。龙衮日当宁,怀贤如渴饥。君才师贾生,磊落...
  • 5.《暮春山行二首·其一明朝·周昌龄洞壑回千叠,行行兴不穷。云添短鬓白,花映老颜红。峭壁稀人到,仙源有路通。飘飖更深入,始觉脱樊笼。
王士祯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士祯(1634年917日—1711年6月26日),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谥文简。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康熙四十三年(1704)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清初杰出人、文学家,继钱谦益之后主盟诗坛,与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诗论创“神韵”说,于后世影响深远。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
康熙朝书画家宋荦称王士祯“书法高秀似晋人“。近人称其书法为“诗人之书”。博学好古,又能鉴别书、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