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曲 宫引

朝代:南北朝|作者:沈约|
八音资始。
君五声。
兴此和乐。
感百精。
优游律吕。
被咸英。

猜您喜欢

  • 1.《牧牛词明朝·高启 尔牛角弯环,我牛尾秃速。共拈短笛与长鞭,南亩东冈去相逐。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输租卖我牛。
  • 2.《醉中戏赠淳上人宋朝·李彭上人汤休徒,肯顾亦云屡。衣上凤栖云,辨我林壑雨。殊方怨别馀,苦乏碧云句。禅间傥能来,聊用慰衰暮。
  • 3.《拟寒山四首·其二宋朝·释守卓一念通真际,尘尘秘藏开。当头谁是主,撒手自为媒。大海收毛孔,神珠隐蚌胎。此时知佛祖,犹向外边来。
  • 4.《答高道人二首·其一宋朝·释怀深人身正类砂盆破,三篾束缚全暂时。暑往寒来宜爱惜,莫教土上更加泥。
  • 5.《送布袋像与妙峰和尚(时在上柏玉几庵)宋朝·释广闻百千诸佛竖降旗,大法犹悬一缕丝。问讯率陀老慈氏,只是恰是下生时。
沈约的诗词曲代表作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宋、齐、梁朝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
沈约是齐、梁文坛的领袖,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的创作开辟了新境界。其诗与王融诸人的诗皆注重声律、对仗,时号“永明体”,是从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著作有《宋书》、《沈隐侯集》辑本二卷。又曾著《四声谱》、《齐纪》等,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