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愚山游嵩少

朝代:清朝|作者:王士祯|

祖道青门秋气深,川原风叶乱寒砧。

嵩云洛日遥相忆,魏阙江湖共此心。

八节滩高晴亦雨,三花树古昼长阴。

陵阳归去名僧社,却听微钟忆少林。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渔洋人精华录卷六

猜您喜欢

  • 1.《浣溪沙·泉湖道中赴闽宪别诸君宋朝·辛弃疾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朝来白鸟背人飞。对郑子真岩石卧,趁陶元亮菊花期。而今堪诵北山移。
  • 2.《书画舫元朝·姚文奂小筑中流便翼然,窗开面面见清泉。微风澹沲生文采,如坐米家书画船。
  • 3.《东流道中作宋朝·彭汝砺轻快飞舆出古城,蟠迂行径转沙汀。鸬鹚映日露纁翅,鸿鹄斗风开雪翎。水瘦不藏寒石绿,云归才见远峰青。苦怜野色溪光好,倍觉诗魂酒魄醒。
  • 4.《玉笥山宋朝·杨琳亭扁江西太史诗,名垂诗逸几经时。聿来芹泮三章古,成此花封一段奇。翠琰影磨峰崒嵂,英辞光动水涟漪。先生多少凭栏思,寄径蓬山与凤池。
  • 5.《褙语录宋朝·释广闻路不赍粮笑复歌,三更月下入无何。太平谁整闲戈甲,王库初无如是刀。
王士祯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士祯(1634年917日—1711年6月26日),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谥文简。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康熙四十三年(1704)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清初杰出人、文学家,继钱谦益之后主盟诗坛,与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诗论创“神韵”说,于后世影响深远。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
康熙朝书画家宋荦称王士祯“书法高秀似晋人“。近人称其书法为“诗人之书”。博学好古,又能鉴别书、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