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怀古三首·其一

朝代:清朝|作者:王士祯|

争长黄池未济师,馀皇舟已徙熊夷。

山川终古迷商鲁,花草千年怨种蠡。

故国魂销吴苑水,行人肠断越溪丝。

竹枝声里春将尽,破楚门东暮雨时。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渔洋人精华录卷五

猜您喜欢

  • 1.《双调·碧玉箫元朝·关汉卿怕见春归,枝上柳绵飞。静掩香闺,帘外晓莺啼。恨天涯锦字稀,梦才郎翠被知。宽尽衣,一搦腰肢细;痴,暗暗添憔悴。 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正清...
  • 2.《杂咏十首·其三元朝·方景山鹍鹏奋云霄,尺鴳栖野草。物各适其夭,夫岂论大小。
  • 3.《呈彭飞云太守明朝·何巩道襄阳司马蜀文翁,又挟昆吾到粤东。设醴每令人饮泣,分题多与客临风。心悬作月虚常白,气蔚为霞晚更红。欲托微词邀皓首,壮夫从古薄雕虫。
  • 4.《锄草次张元岵孝廉韵明朝·李廷是造化无私泽,诛锄有独劳。落花分径阔,迸笋出篱高。滋蔓非吾意,为营任尔曹。何如张仲蔚,门外满蓬蒿。
  • 5.《药物清朝·王士祯药物知何益,愁多老病侵。眼枯儿女泪,心折短长吟。乡信何时达,秋涛日夜深。巴猿殊造次,悽绝叫枫林。
王士祯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士祯(1634年917日—1711年6月26日),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谥文简。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康熙四十三年(1704)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清初杰出人、文学家,继钱谦益之后主盟诗坛,与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诗论创“神韵”说,于后世影响深远。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
康熙朝书画家宋荦称王士祯“书法高秀似晋人“。近人称其书法为“诗人之书”。博学好古,又能鉴别书、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