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游方山应诏诗

朝代:南北朝|作者:沈约|
清汉夜昭晳。
扶桑晓陆离。
发歌摐阳下。
建羽朝夕池。
摐金浮水若。
耸跸诏山祗。
一沾九霄露。
藜藿终自知。

猜您喜欢

  • 1.《观书有感宋朝·朱熹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二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 2.《龟化(原注:蜀事补亡。)宋朝·宋京君不见秦时张仪筑少城,土恶易败还颠倾。力疲智竭筑未就,神龟为尔开其灵。龟行所至城不圮,板筑之功以此已。功成隐去智且贤,城下于今祗流水。殷勤高谢余且网,不梦元君宁...
  • 3.《冬寒宋朝·胡致隆倚天松骨冷,背日海云高。淮上人垂櫜,阁中客赠袍。
  • 4.《斋中杂咏·其一明朝·伍瑞隆风来万树动,月出半山白。谁家吹笛郎,骑牛过西陌。
  • 5.《长子婚清朝·廖厚初主器有奇才,描眉且试中书笔;君家多厚福,点颔应流宰相风。
沈约的诗词曲代表作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宋、齐、梁朝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
沈约是齐、梁文坛的领袖,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的创作开辟了新境界。其诗与王融诸人的诗皆注重声律、对仗,时号“永明体”,是从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著作有《宋书》、《沈隐侯集》辑本二卷。又曾著《四声谱》、《齐纪》等,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