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关斋诗

朝代:南北朝|作者:沈约|
因戒倦轮飘。
习障从尘染。
四衢道难辟。
八正扉犹掩。
得理未易期。
失路方知险。
迷涂既已复。
豁悟非无渐。

猜您喜欢

  • 1.《后赤壁赋宋朝·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
  • 2.《刘越石宋朝·李彭苍岑玉峥嵘,寒林深窈窕。石如马鬣封,其中藏二岛。匡山尝款门,烟扉耿相照。瑶阶既肪截,侍女亦云缈。兹焉谐所求,蝉蜕出尘表。自尔绝问津,日月数过鸟。摩挲坐久如,藤萝...
  • 3.《即事感怀八首·其三清朝·方鹤斋壮夫满路暗吞声,缧系如猴伺发兵。弃甲于思监众役,挟辀走卒叹孤行。郊游俊物栖豚栅,市远樵翁怯雉城。惟有捧舆诸髦士,纷纷献策议纵横。
  • 4.《内径八王庙联清朝·廖厚初赫濯播声灵,万派恩波流蔀屋;融和增景象,一溪春色斗桃源。
  • 5.《咏婵娟明朝·佘翔榕叶阴阴送晚凉,溪流曲曲似潇湘。阶前一片婵娟月,顾影何人不断肠。
沈约的诗词曲代表作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宋、齐、梁朝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
沈约是齐、梁文坛的领袖,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的创作开辟了新境界。其诗与王融诸人的诗皆注重声律、对仗,时号“永明体”,是从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著作有《宋书》、《沈隐侯集》辑本二卷。又曾著《四声谱》、《齐纪》等,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