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钟山诗应西阳王教

朝代:南北朝|作者:沈约|
多值息心侣。
结架山之足。
八解鸣涧流。
四禅隐岩曲。
窈冥终不见。
萧条无可欲。
所愿从之游。
寸心于此足。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戏次居仁见寄韵(居仁见督参雪窦下禅)宋朝·李彭长芦老人半圣号,眉毛不惜为谈空。静委耽禅如缚律,悬知选佛胜封公。影沉寒水雁无意,春入幽园花自红。欲向池阳参百问,却惭勾贼乱家风。
  • 2.《留壁诗宋朝·邵琥往往来来三十年,更无踪迹在西川。功成行满升天去,回首山头月正圆。
  • 3.《宋朝·释祖觉一尘起,大地收。一叶落,天下秋。悬须弥于诸人鼻孔上,著大海于诸人眼睛中。
  • 4.《化乐台诗明朝·朱学熙说到生公讲后经,蛟龙夜出石潭听。骊珠正照维高室,优钵花开兰叶青。
  • 5.《舟中望桐庐县有怀明朝·佘翔青山历历隐人家,挂席中流海日斜。依旧桐庐江上县,经过不见木奴花。
沈约的诗词曲代表作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宋、齐、梁朝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
沈约是齐、梁文坛的领袖,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的创作开辟了新境界。其诗与王融诸人的诗皆注重声律、对仗,时号“永明体”,是从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著作有《宋书》、《沈隐侯集》辑本二卷。又曾著《四声谱》、《齐纪》等,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