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鞞舞歌 明之君 一

朝代:南北朝|作者:沈约|
七梁七百始。
天监三元初。
圣功澄宇县。
帝德总车书。
熙熙亿兆臣。
其志皆欢愉。

猜您喜欢

  • 1.《淡黄柳·咏柳清朝·纳兰容若三眠未歇,乍到秋时节。一树料阳蝉更咽,曾绾灞陵离别。絮己为萍风卷叶,空凄切。长条莫轻折,苏小恨,倩他说。尽飘零、游冶章台客。红板桥空,湔裙人去,依旧晓风残月。&...
  • 2.《次韵张煇惠诗三首·其三宋朝·张守老依背郭荫堂茅,寒夜微吟自削毫。羡子笔回霜气劲,惊人句与月魂高。极知蹇足追随苦,便觉长须走送劳。因识卢郎是佳器,定能痛饮诵离骚。
  • 3.《诸禅人下火·其一宋朝·释怀深初秋夏一时,衲僧多欲去。不搭陈梢船,便行泗州路。横担拄杖气如云,万水千山都不顾。昨日通川方上入,随例茫茫把不住。把不住,为君说个临歧句。枯木岩前差路多,剔起眉毛...
  • 4.《逢破瓢道人吴少君明朝·朱国祚山人爱一瓢,时时负肩背。贻我巨胜花,来自白羊队。
  • 5.《读史杂感八首·其二清朝·王士祯过江名义共推袁,宋室孤臣念悯孙。千古消魂石城曲,司徒家世本阳源。
沈约的诗词曲代表作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宋、齐、梁朝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
沈约是齐、梁文坛的领袖,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的创作开辟了新境界。其诗与王融诸人的诗皆注重声律、对仗,时号“永明体”,是从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著作有《宋书》、《沈隐侯集》辑本二卷。又曾著《四声谱》、《齐纪》等,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