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三朝雅乐歌 俊雅 三

朝代:南北朝|作者:沈约|
重列北上。
分庭异陛。
百司扬职。
九宾相礼。
齐宋舅甥。
鲁卫兄弟。
思皇蔼蔼。
羣龙济济。
我有嘉宾。
实惟恺悌。

猜您喜欢

  • 1.《重阳后二日遣闷元朝·陈镒去年登高莲城北,今年复在松山阳。自嗟头发间白黑,忍见菊蕊含青黄。世乱甲兵战未已,日报羽书驰更忙。苦无尊酒慰寂寞,东望家山愁思长。
  • 2.《筇杖赠凌生(生有官不仕,无妻子)宋朝·张方平山居知独处,一杖代儿曹。试水溪沙浅,挑云岭路高。访僧归有伴,采药远忘劳。它日蓬莱会,应骑过海涛。
  • 3.《书宝山寺壁宋朝·杨杰片帆曾渡谢家洲,屈指于今十九秋。沙鸟重归迷战岛,钓矶空在忆浮丘。苍颜白发生新感,疏竹清风伴隽游。借问蓬莱山上月,停杯还记故人不。
  • 4.《和陆元钧颂四首·其一宋朝·释惟照芙蓉已入双林寂,挂角羚羊无气息。立关拔转异中来,借问时人何处觅。
  • 5.《清明野步有感明朝·李寄春愁压客不知春,拭眼惊看此日新。树树桃花风著力,村村社酒鸟呼人。两年梦绕双亲墓,万里心伤一病身。怅望江南春十倍,敝裘何事苦留秦。
沈约的诗词曲代表作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宋、齐、梁朝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
沈约是齐、梁文坛的领袖,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的创作开辟了新境界。其诗与王融诸人的诗皆注重声律、对仗,时号“永明体”,是从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著作有《宋书》、《沈隐侯集》辑本二卷。又曾著《四声谱》、《齐纪》等,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