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寅夏,倭寇陷桐,予与吴吟阁诗老各避地山乡,次年春,始入城相聚,承示见怀诸诗,喜慰交集,次庐字韵奉和

朝代:清朝|作者:方守敦|

兵戈天地失吾庐,流转生涯孰问诸。

白发相思劳旧友,青山何处是安居。

春回一笑梅都放,国恨千端柳未舒。

把手尚欣同老健,祇惭诗事问何如。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

猜您喜欢

  • 1.《秋浦歌·两鬓入秋浦唐朝·李白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 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
  • 2.《悼丁君近现代·鲁迅如磐夜气压重楼,剪柳春风道九秋。瑶瑟凝尘清怨绝,可怜无女耀高丘。
  • 3.《题秋山小景元朝·李明中家在夕阳三峡口,人行秋雨两岩间。不知何处堪图画,移得柴门到楚山。
  • 4.《穹窿寺次倪云林韵元朝·张端穹窿佛寺买臣居,台殿犹存汉代馀。山势盘陀真是画,泉流宛委遂成书。从渠说梦迷蕉鹿,著我眠云听粥鱼。十顷薄田桑八百,南阳只合卧茅庐。
  • 5.《梅花百咏·其六十八·的当明朝·李江清香色影不曾差,岭外传名未足誇。千载有形归定体,一生无意斗繁华。天成标格风霜老,人在江湖眼界赊。端的个中平易处,浑然精义入神家。
方守敦(1865—1939),字常季,号槃君,安徽桐城人。出身世家,壮年随先辈吴挚甫致力维新,创办桐城中学。中年以后,专力书法与学,热心乡邦文献,奖掖后进。晚年痛愤日寇侵略,支持子弟参加抗战。诗集《凌寒吟稿》由其孙方管(舒芜)编定,黄山书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