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夕乌石冈眺月

朝代:清朝|作者:丘树甲|

万里秋光澈广寒,神仙洞府好盘桓。

几人豪气倾杯乐,一曲高歌行路难。

当日防秋真画饼,今宵觅句费登坛。

故山同此团圞月,独向红羊劫里看。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此收于丘逢甲《岭海日楼诗钞》,又载王建竹《台中诗乘》。

2. 作者注:「客岁随家兄办全台义军,于中秋前后办起。」

猜您喜欢

  • 1.《题画清朝·文鼎杏林低护水之涯,独自扶筇问酒家。一角青山遮不住,几椽茅屋夕阳斜。
  • 2.《寄赠吴体中明府明朝·佘翔双凫飞赤县,才子重南金。花吐临川笔,风清单父琴。千峰澄碧水,片月照寒林。未得参禅去,徒怀仰止心。
  • 3.《枕上闻樵唱明朝·吴宣半掩柴扉睡正饶,儿童忽地唤行樵。山人不是全然懒,只恐天寒雪未消。
  • 4.《贻阳山王令明朝·岑徵屠龙才技试烹鲜,湟水鸾翔近十年。父老共传为政美,县邻同道使君贤。春花不种河阳树,流水空闻单父弦。最是昌黎当退食,肯容区册到堂前。
  • 5.《送海州太守明朝·李贤淮东父老望回旌,五马南旋几日程。山店鸡声和月落,晓村霜气逼人行。海濒地远民风古,堂下公闲德政清。悬想到时春正好,闾阎随处颂升平。
丘树甲(1873~1900),字崧甫,苗栗县铜锣湾人。为丘逢甲三弟。兄弟皆受教于父亲丘龙章,不但读书互相砥砺,母丧后更彼此扶持,昆仲感情甚笃。丘逢甲尝赋诗称崧甫「三岁识四声,七岁能文章。十三冠童军,英声震文场。」(〈题崧甫弟遗像〉),可见其属早慧之才。丘树甲于光绪年间补博士弟子员,文章曾受知于唐景崧与刘铭传,故唐景崧特命其随兄丘逢甲入台南府署读书。甲午战起,奉檄办理全台义军营务处。内渡后,返嘉应州镇平原籍定居,并由广东巡抚许振袆奏准为海阳县学廪生。光绪二十三年 (1897)往来于潮、嘉之间,兼事农商,以所得资助丘逢甲办学。光绪二十五年(1899)冬,与丘逢甲共同筹岭东同文学堂事宜。翌年春,原拟与逢甲同赴南洋群岛筹募学堂款项,未能成行,是年因病过世,得年二十七。〖参考张胜彦《台中县志‧人物志》,台中县政府,1989年9;邱炜萱〈挥麈拾遗〉,《岭海日楼诗钞》,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年5月。
〗其诗作目前仅得见以下数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