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竺隐和上·其二

朝代:元朝|作者:释妙声|

白云丹井经行处,龙护生公夜讲台。

还忆两山群弟子,松枝西指望归来。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猜您喜欢

  • 1.《草书歌明朝·朱瞻基 草书所自何所授,初变楷法为章奏。当时作者最得名,崔瑗杜度张伯英。三人真迹已罕见,后来继之有羲献。笔端变化妙入神,逸态雄姿看劲健。风惊电...
  • 2.《游仙词·其十七明朝·王邦畿不服丹砂骨节轻,霎时仙术浑然成。如何三十三天上,只手推开百二城。
  • 3.《再和敏叔二首·其一宋朝·许景衡弱冠曾攀桂一枝,半生为国理棼丝。高吟直到古人处,勇退宜为世俗师。杖屦访僧长过晚,茶瓜留客固应迟。黄山游旧今能几,诗社犹忻小子随。
  • 4.《挽罗悼衍联清朝·方浚师自濂洛关闽而后,罕证薪传,惟公东粤挺生,本儒术,作名臣,体用兼赅,六子阶梯堪并足;哭倭曾朱吴以来,又惊木坏,顾我西州增感,省孤衷,惭末学,渊源空托,卅年门馆最伤...
  • 5.《题高公器仰高楼明朝·叶槩西山万仞倚层楼,十二阑干翠黛流。崔颢题诗谁复继,元龙高卧孰能俦。朱帘半捲听风雨,绣户平临看斗牛。此日凭高清兴足,为君呼酒共相酬。
明释妙声撰。妙声字九皋,吴县人。元末居景德寺,后居常熟慧日寺,又主平江北禅寺。洪武三年,与释万金同被召,莅天下释教。所作文,缮写藏之房。洪武十七年,其徒德瓛始刊行之。《明史·艺文志》、明僧宏秀集皆作七卷。此本有汲古阁印,盖毛晋家钞本。前有晋题识,亦称德瓛所刻凡诗三卷、杂文四卷。而其书、杂文及诗仅共为三卷,盖传录时所合并也。妙声入明时,年已六十馀,诗文多至正中所作,故顾嗣立《元诗选》亦录是集。然方外者流,不婴爵禄,不能以受官与否为两朝之断限。既已谒帝金门,即属归诚新主,不能复以遗老称矣。今系之明,从其实也。妙声与袁桷张翥危素等俱相友善,故所作颇有士。当元季扰攘之时,感事抒怀,往往激昂可诵。杂文体裁清整。四六俪语,亦具有南宋遗。在缁流之内,虽未能语带烟霞,固犹非气含蔬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