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张叔平·其二

朝代:元朝|作者:释妙声|

京华虽好只怀归,生怕缁尘化素衣。

因览山川寻古迹,莫占星象动天威。

水深不惜浮杯渡,发短何劳待日晞。

解道江南佳丽地,诗家今有谢玄晖。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猜您喜欢

  • 1.《玉楼春·东风又作无情计宋朝·晏几道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碧楼帘影不遮愁,还似去年今日意。 谁知错管春残事,到处登临曾费泪。此时金盏直须深,看尽落花能几醉!
  • 2.《和邑宰韵宋朝·江贽一室萧然傍水湾,自知穷达不相关。钓鱼溪绕黄沙路,种粟原通白马山。有命幸逢天子诏,无才休望啬夫纶。佳篇劝奖非吾事,已许巢由厕有班。
  • 3.《浩歌宋朝·彭汝砺歌尽绿洲千古意,陶然初到性情真。试临华岳题诗笔,欲走沧浪买钓纶。苔润一瓢贫气味,草荒三径久埃尘。我心自有青云在,安得羁留浊水滨。
  • 4.《赠邵彻夫明朝·何吾驺百世渊源七尺身,别开手眼出风尘。表章更有无穷事,莫但云阶作主人。
  • 5.《石谷子与门人合写溪堂诗思见赠题其上清朝·王士祯溪流过雨决决鸣,天风环佩来淙琤。溪边山色自太古,溪上白云非世情。疏帘清簟昼无暑,翠竹碧梧时有声。此中幽意少人会,起坐弹琴山月明。
明释妙声撰。妙声字九皋,吴县人。元末居景德寺,后居常熟慧日寺,又主平江北禅寺。洪武三年,与释万金同被召,莅天下释教。所作文,缮写藏之房。洪武十七年,其徒德瓛始刊行之。《明史·艺文志》、明僧宏秀集皆作七卷。此本有汲古阁印,盖毛晋家钞本。前有晋题识,亦称德瓛所刻凡诗三卷、杂文四卷。而其书、杂文及诗仅共为三卷,盖传录时所合并也。妙声入明时,年已六十馀,诗文多至正中所作,故顾嗣立《元诗选》亦录是集。然方外者流,不婴爵禄,不能以受官与否为两朝之断限。既已谒帝金门,即属归诚新主,不能复以遗老称矣。今系之明,从其实也。妙声与袁桷、张翥、危素等俱相友善,故所作颇有士。当元季扰攘之时,感事抒怀,往往激昂可诵。杂文体裁清整。四六俪语,亦具有南宋遗。在缁流之内,虽未能语带烟霞,固犹非气含蔬笋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