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渡江有作

朝代:宋朝|作者:释德洪|

弃舟植杖首重回,隔岸遥闻津鼓催。

淮上梅传春信至,江南山逐笑声来。

行瞻瑞雾笼双阙,更看神光发五台。

王事幸陪方外乐,为君点笔走风雷。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猜您喜欢

  • 1.《望江南·龙沙塞唐朝·敦煌曲子龙沙塞,路远隔恩波。每恨诸蕃生留滞,只缘当路寇雠多。抱屈争奈何。皇恩溥,圣泽遍天涯。大朝宣差中外使,今因绝塞暂经过。路远合通和。
  • 2.《景云轩宋朝·杨杰南城城外山崔嵬,景云轩上无尘埃。双溪水落逐年急,白发僧归何日来。画屏满目万瓦合,几人到此心如灰。
  • 3.《送百户乃子北上明朝·朱翰将门才子最风流,报国心劳赋远游。翠袖隔花歌舞散,青山回首别离愁。花深野戍晨吹角,月冷江桥夜泊舟。此去玉门关外路,等閒谈笑觅封侯。
  • 4.《同戴朝宾陈观甫吴潜夫陈叔理泛舟晋安城西作明朝·佘翔参差楼阁镜中开,客自风流载酒来。山势似浮三竺寺,荷香深袭百花杯。商歌竞逐沧浪起,野服俱成薜荔裁。我辈相逢情不浅,停桡还上越王台。
  • 5.《山间·其四明朝·沈光文已当天末处,地亦近南交。欲雨虚帷润,无家壮志抛。桐看几落叶,燕记屡营巢。正作还乡梦,虚窗竹乱敲。。
释德洪(一○七一~一一二八),一名惠洪,号觉范,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俗姓喻。年十四,父母双成,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试经于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于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还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于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留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德洪工书善,尤擅绘梅竹(《图绘宝鉴》),多与当时知名士大夫交游,于北宋僧人中名最盛(《四库全书·林间录》提要)。有《石门文字禅》、《天厨禁脔》、《冷斋话》、《林间录》、《禅林僧宝传》等。事见《石门文字禅·寂音自序》,《僧宝正续传》卷二、《嘉泰普灯录》卷七、《五灯会元》卷一七有传。 德洪诗,以明万历二十五年径兴圣万禅寺刊《石门文字禅》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末丁丙刻《武林往哲遗书》本(简称武林本),《宋诗钞补》(简称钞补)等。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