廓然再和复答之六首·其六

朝代:宋朝|作者:释德洪|

绕舍初晴对意新,出门幽鸟语如真。

催耕布谷殊堪听,劝客提壶却莫瞋。

垄麦约风远有浪,海棠经雨匆添春。

可怜好景无人共,回首斜阳太息频。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猜您喜欢

  • 1.《过严陵台元朝·王钝先生汉隐者,志不事王侯。炎刘甫中兴,绝迹依巢由。一竿钓烟雨,淡然披羊裘。物色时见访,意尚山水留。客星动薇垣,于焉近宸旒。帝欲与共治,张目无所酬。浩然拂袖归,笑抚...
  • 2.《芦花(六言)宋朝·彭汝砺风起芦花散雪,纷纷故着枯槎。晓日曚昽照处,十分认作梅花。
  • 3.《题徐崇嗣没骨牡丹图宋朝·赵惇已过谷雨十六日,犹见牡丹斗浅红。曾不争先及开早,能陪芍药到薰风。
  • 4.《过城南梅庵追忆湖守宋使君叔晦宋朝·郑玠(福建)重过梅庵不记春,花残树老绿阴成。开元宰相肠应断,楚国骚人魄尚清。古屋参差疏影动,水池深浅宿枝横。主人祗在云深处,弄月吟风取次行。
  • 5.《读陶靖节集明朝·朱茂皖人生两仪中,形与影相亲。虽曰劳逸殊,好丑岂不均。形影莫赠答,赠答辞苦辛。贤愚等湮灭,醉者讵千春。众辐共一毂,有以无为珍。思虑阔然空,但随时运沦。至矣柴桑训,形影...
释德洪(一○七一~一一二八),一名惠洪,号觉范,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俗姓喻。年十四,父母双成,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试经于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于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还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于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留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德洪工书善,尤擅绘梅竹(《图绘宝鉴》),多与当时知名士大夫交游,于北宋僧人中名最盛(《四库全书·林间录》提要)。有《石门文字禅》、《天厨禁脔》、《冷斋话》、《林间录》、《禅林僧宝传》等。事见《石门文字禅·寂音自序》,《僧宝正续传》卷二、《嘉泰普灯录》卷七、《五灯会元》卷一七有传。 德洪诗,以明万历二十五年径兴圣万禅寺刊《石门文字禅》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末丁丙刻《武林往哲遗书》本(简称武林本),《宋诗钞补》(简称钞补)等。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