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化双溪堂呈府签判赵德茂宣德

朝代:宋朝|作者:释道潜|

吴会溪山总可怜,此堂雄览独能全。

银河两派来天上,黛色千峰落槛前。

樵斧声沉苍霭里,钓竿人立白鸥边。

多才李贺知无敌,妙句行看陋众妍。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先韵

2. 原缺,据底本目录补

猜您喜欢

  • 1.《中秋宿贵义岭下是夜无月元朝·洪焱祖乱山深处过中秋,只有风湍拍石头。赖是今宵无月色,若令月出转添愁。
  • 2.《阙题宋朝·刘跂北堂手种蓝田玉,采斸不随姜芋畴。迩来留得花为佩,付与吴侬可疗愁。
  • 3.《鲁溪岩元朝·严士贞嵯峨绝壁倚空青,洞府寥寥夜不扃。半里寒沙留虎迹,一岩阴气带龙腥。败蓬飘泊疑通海,虚窍玲珑仰见星。秉炬莫言深不测,冥搜吾欲问仙灵。
  • 4.《水居六首(录六。东海州作。)·其四元朝·释明本年晚那能与世期,水云深处分相宜。茭蒲绕屋供晨爨,菱藕堆盘代午炊。老岸欲隳添野葑,废塘将种补新泥。无心道者何多事,也要消閒十二时。
  • 5.《听乙姬弹琴明朝·李云龙香烟袅袅玉楼中,一曲离鸾度晚风。不是人前弄纤手,欲将幽恨托丝桐。
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为僧,能文章,尤喜为。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贬海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为之辩解,复为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参寥子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宋刻《参寥子诗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参校明崇祯八年汪汝谦刻本(简称汪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