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苕溪道场山

朝代:宋朝|作者:释道潜|

东风吹雨过城闉,日照河堤柳映津。

雨桨差差摇燕尾,千山漠漠散鱼鳞。

长缘绝境关幽梦,尚喜兹游及暮春。

兰蕙未衰桃李在,蜂喧鸟咽莫愁人。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猜您喜欢

  • 1.《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宋朝·苏轼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排踏破蒨罗裙。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 2.《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宋朝·苏轼门外东风雪洒裾。山头回首望三吴。不应弹铗为无鱼。上党从来天下脊,先生元是古之儒。时平不用鲁连书。
  • 3.《中秋对月宋朝·李正民流年苒苒又秋中,对酒何须念固穷。飒飒西风破残暑,迢迢银汉泻长空。一轮已见今宵满,千里宁知此意同。名姓旧闻题斧扆,重看通籍大明宫。
  • 4.《海田道中·其二明朝·王弘诲烟笼近浦沙白,雨急长溪水浑。一夜江头潮满,钓船撑到柴门。
  • 5.《病中作明朝·朱妙端夜剔寒灯梦不成,拥衾危坐到三更。不知何处吹羌笛,落尽梅花月满城。
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为僧,能文章,尤喜为。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贬海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为之辩解,复为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参寥子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宋刻《参寥子诗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参校明崇祯八年汪汝谦刻本(简称汪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