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公达待制挽辞·其一

朝代:宋朝|作者:释道潜|

金铎哀传静列营,将星飞坠汉蕃惊。

森森气与秦山在,奄奄魂随陇水倾。

塞路箫笳悲部曲,海天风雨湿铭旌。

堪嗟未勒燕然石,遽失连云万里城。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猜您喜欢

  • 1.《南歌子·晚春宋朝·苏轼日薄花房绽,风和麦浪轻。夜来微雨洗郊坰。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 已改煎茶火,犹调入粥饧。使君高会有余清。此乐无声无味、最难名。
  • 2.《翻经台宋朝·李彭五千馀卷在高台,内史翻时腊屐来。梦断池塘人不见,年年春草绿成堆。
  • 3.《游兴隆庵明朝·李之世断碛绝行径,石溜崩湍泻。盘山几转深,竹院殊疏野。云壑藏诸天,嵬嵬搆广厦。游人占画桥,山僧闭兰若。摊经尚未收,晒衲古廊下。
  • 4.《早春明朝·汪枢贫家无岁事,赢得看梅花。旧句研朱改,新醅写券赊。闰年春意早,亥日市声哗。又见南园柳,枝青欲吐芽。
  • 5.《己未重九偕仲勉光炯登迎江寺浮图,儿孙三人随侍清朝·方守敦崚嶒孤塔镇风流,九日贤豪共胜游。杖履尚堪凌绝顶,江山可惜是残秋。乾坤清浊浑难问,南北风烟浩莫收。万事从容付年少,危栏行倚瞰方州。
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为僧,能文章,尤喜为。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为之辩解,复为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参寥子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宋刻《参寥子诗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参校明崇祯八年汪汝谦刻本(简称汪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