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六十二首·其十七

朝代:宋朝|作者:释清远|

彼此老来谁记得,人前各自强惺惺。

一坑未免俱埋却,几个如今眼子青。

注释

1. 押青韵

猜您喜欢

  • 1.《失调名·其一·出家赞文十首唐朝·敦煌曲子舍利佛国难为。吾本出家之时。舍却耶娘恩爱,惟有和尚阇梨。
  • 2.《秋兴·其一元朝·李昱天末秋风起,新凉日渐多。故园今已矣,归兴欲如何。愁至将诗遣,狂来对酒歌。扁舟犹在眼,木落洞庭波。
  • 3.《和贾县尉秋日往山中诗韵二首·其一元朝·陈镒野桥村路雨初晴,满袖凉风马足轻。松下几年淹宦况,山中九日动诗情。逢时又见黄花发,感事俄惊白发生。且喜囊中无长物,只留琴剑伴回程。
  • 4.《大川和尚赞(半身)宋朝·释广闻握拳透爪,有临济体裁。轮珠示人,类大颠风格。不欲露全身,惯无赃考贼。十地吞声,二乘动色。聚一世精神,而用东山暗号。鼓大地波澜,而疏东涧正脉。宜乎百川倒流,天下暴...
  • 5.《多父敦(亦戴氏物)清朝·王士祯昨日赋罢《天马鼎》,今日复示古敦牟。山川连日发光怪,黄白下覆云油油。此敦形制奇且古,两耳三足穷雕锼。上作饕餮下蚩尤,细辨非簋非彝舟。古人一物殚工巧,用盛黍稷神所...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清远,以《古尊宿语录》卷三○中的《偈颂》编为第一卷,以同书卷三四中的《颂古》编为第二卷,同书卷三一语录中散见各处者及见于他书者辑为第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