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指六偈(并叙)·语默

朝代:宋朝|作者:释清远|

至道非言,言亦可传。

可传何也,应物而宣。

言虽应物,物自无物。

无物之言,言音自没。

绝言之语,妙应还普。

道非晦明,语默同取。

举复谁唱,物物虚旷。

咸通大千,遍乎尘想。

品类非一,同言异出。

圆音落落,凡圣俱适。

千品万类,薰含种智。

故此一门,称无量义。

山河宣演,草木扬音。

长说无间,所谓甚深。

深兮甚浅,不动情见。

最省工夫,凡夫不荐。

不荐最亲,妙义敷陈。

欢言即笑,恚怒即嗔。

嗔为金刚,喜为迦叶。

华藏毗卢,心心相接。

接兮可见,莫看背面。

无字密言,从兹出现。

现复谁论,非用耳闻。

六根共户,妙偈星分。

森罗经文,不出一尘。

非舌非辩,雷转电奔。

展之在手,何法不有。

纵横三界,无一渗漏。

时人不信,执言说病。

依倚前尘,以为决定。

决定是心,决定是尘。

心尘所使,非自由人。

诸圣苦口,随愚过咎。

巧说多词,强为分剖。

法无言说,汝须善别。

舍离语言,生死自绝。

凡夫闻此,无说过咎。

取彼无言,冥然长久。

端坐暗狱,以心相续。

背却语言,犹如土木。

舍有之无,落在邪途。

有无俱病,二病俱祛。

祛复何去,不离当处。

当处不生,语默相取。

取兮不知,是东是西。

说即不说,不疑即疑。

故称佛子,了事凡夫。

是何凡夫,问取李胡。

注释

1. 并叙

猜您喜欢

  • 1.《骢马唐朝·万楚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河源日未阑。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君能一饮长城窟,为报天山行路难。
  • 2.《徐孺子亭清朝·文星瑞东汉党人盛,翛然能独醒。青天何皎皎,一鹤在空冥。高士已长往,南州余此亭。白蘋满湖上,我欲荐芳馨。
  • 3.《舟次清源和梅公韵明朝·朱中楣南归欲觅旧柴门,何意弹冠赴特恩。三径未成重理楫,千山遥忆隔啼猿。香侵蓼国飘红粉,露滴荷房泻绿尊。远岸菁葱连雨足,閒鸥飞泛点秋痕。朝廷有道思良弼,彤管承家愧昔媛。...
  • 4.《见塔(塔在净慧寺,即六榕)明朝·何维柏西来衣钵肇南宗,预见浮屠立海东。光照菩提七宝里,窍生鄞鄂五明中。相轮有相原无相,空洞如空未必空。欲识本来真面目,须从元始契参同。
  • 5.《天山草堂与杨贞复论白沙先生学兼贻同会诸友四首·其三明朝·何维柏江门风月此尊前,吟弄俄经五十年。少壮光阴莫虚掷,好从端默契心传。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清远,以《古尊宿语录》卷三○中的《偈颂》编为第一卷,以同书卷三四中的《颂古》编为第二卷,同书卷三一语录中散见各处者及见于他书者辑为第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