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智通偈

朝代:唐朝|作者:惠能|

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

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

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

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注释

1.

猜您喜欢

  • 1.《渝南寒食宋朝·贾宗谅异地逢寒食,客情谁与俦。心摇陇云下,身寄楚江头。落絮丝丝恨,飞花片片愁。东风似相念,终日倚扁舟。
  • 2.《涉圃元朝·邓德良林塘草树接江干,一日三回涉圃看。白雁不来缘地煖,黄花微瘦觉秋乾。隔溪烟火人家静,傍水樵苏野气寒。柴户反关生事了,晚菘种罢雨漫漫。
  • 3.《送瑄蕴中住持处州南明禅刹元朝·大圭南风吹沙江雨晴,道人挟锡辞神京。金陵故旧走相送,柳枝折尽劳劳亭。轻舟挂席二千里,山落南明如画屏。三平老禅独跨虎,溪头抚掌来相迎。老禅高行世所重,丛林草木皆知名。...
  • 4.《夜坐偶述明朝·石宝檐前冻雀夜不语,巷陌谁家犹鼓声。呼灯急映五万卷,开酒独浮三四觥。严霜淅沥下枯叶,清漏彷佛闻层城。苦无高兴纪日月,羞见寒星当户明。
  • 5.《西湖十咏·其八·两峰插云明朝·李孙宸南北高峰插汉斜,居然天外两莲花。月明清啸商风起,吹落峰头片片霞。
惠能的诗词曲代表作

被尊为禅宗六祖的曹溪惠能大师,对中国佛教以及禅宗的弘化具有深刻和坚实的意义。惠能得到五祖弘忍传授衣钵,继承了东法脉并建立了南宗,弘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教法门。
他弘化于岭南,对边区以及海外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启迪和影响,王维《能禅师碑铭》谓其:“实助皇王之化”;同时也引起了中原皇室的尊重和供养,皇室屡次迎请惠能进宫,并为其建寺造塔。在滑台大寺的无遮大会之后,通过对南北是非的辩论,奠定了曹溪禅在禅宗的地位。
在惠能入灭一百年后,禅者已非曹溪不足以谈禅。柳宗元撰《赐谥大鉴禅师碑》说:“凡言禅,皆本曹溪。”武宗灭法之后,曹溪禅即位居中国佛教的主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