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颂

朝代:唐朝|作者:惠能|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

惟传顿教法,出世破邪宗。

教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

若学顿教法,愚人不可悉。

说即须万般,合离还归一。

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惠日。

邪来因烦恼,正来烦恼除。

邪正悉不用,清净至无馀。

菩提本清净,起心即是妄。

净性在妄中,但正除三障。

世间若修道,一切尽不妨。

常见自己过,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离道别觅道。

觅道不见道,到头还自恼。

若欲见真道,行正即是道。

自若无正心,暗行不见道。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若见世间非,自非却是左。

他非我无罪,我非自有罪。

但自去非心,打破烦恼碎。

若欲化愚人,是须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即有菩提现。

法元在世间,于世出世间。

勿离世间上,外求出世间。

邪见是世间,正见出世间。

邪正悉打却,菩提性宛然。

此但是顿教,亦名为大乘。

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注释

1.

猜您喜欢

  • 1.《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唐朝·李白【其一】少年不得意,落拓无安居。愿随任公子,欲钓吞舟鱼。常时饮酒逐风景,壮心遂与功名疏。兰生谷底人不锄,云在高山空卷舒。汉家天子驰驷马,赤军蜀道迎相如。天门九重...
  • 2.《对菊有感元朝·宗衍百草竞春色,惟菊有秋芳。岂不涉寒暑,本性自有常。疾风吹高林,木落天雨霜。谁知篱落间,弱质怀刚肠。不怨岁月暝,所悲迫新阳。永歌归去来,此意不能忘。
  • 3.《过廪丘元朝·范栝一叶轻舟稳,飘飘过廪丘。橹声摇夜月,渔水对残秋。古迹中都近,风波别路忧。芦花深处听,款乃几曾休。
  • 4.《寒泉宋朝·洪朋山下出寒泉,千载神所秘。故老空传名,四面但芜秽。观音欻见梦,咄嗟辨亭砌。道人顷杖锡,示现祖师意。汲引贯四时,香美可一切。遂令云水僧,悉饮解脱味。病夫方中来,酌彼...
  • 5.《同总戎马恒斋诸君子登闾山·其二明朝·任洛欲写寻幽句一联,忽惊华发渐生巅。微风绿动河边柳,好雨青归陇上田。栖息再移千里塞,腐愚惭负九重天。并游英俊堪持节,独我重嗟未得还。
惠能的诗词曲代表作

被尊为禅宗六祖的曹溪惠能大师,对中国佛教以及禅宗的弘化具有深刻和坚实的意义。惠能得到五祖弘忍传授衣钵,继承了东法脉并建立了南宗,弘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教法门。
他弘化于岭南,对边区以及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启迪和影响,王维《能禅师碑铭》谓其:“实助皇王之化”;同时也引起了中原皇室的尊重和供养,皇室屡次迎请惠能进宫,并为其建寺造塔。在滑台大寺的无遮大会之后,通过对南北是非的辩论,奠定了曹溪禅在禅宗的地位。
在惠能入灭一百年后,禅者已非曹溪不足以谈禅。柳宗元撰《赐谥大鉴禅师碑》说:“凡言禅,皆本曹溪。”武宗灭法之后,曹溪禅即位居中国佛教的主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