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洪茂才月樵内弟见赠韵

朝代:清朝|作者:丁宝光|

瀛东奇士蔚高藻,抱膝閒吟俱绝好。

太息神州半陆沉,长随徐福栖仙岛。

我来海上已生桑,知君欲托烟霞老。

不作蜀中扬子云,美新剧秦留文草。

故国河山举目非,功名心事今已违。

化机却从南华悟,一身如蝶如梦飞。

琅环有奇谁得见,赏真君识庐山面。

过访双扉借异书,放眼雄观无厌倦。

我闻洪朋夙工诗,家学传人深可期。

况有茹古含今识,中西图史左右披。

书生未洗弹冠念,气冲牛斗吐光燄。

可叹今无张茂先,谁发丰城地中剑。

中原时局非昔年,蚕食割据争垂涎。

帝主伤心方失所,元龙应笑我求田。

叹君秃尽毛锥子,家山啸傲才如此。

海外何日来虬髯,泪冷英雄肉生髀。

猜您喜欢

  • 1.《占雨·其三唐朝·不详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
  • 2.《次韵张煇惠诗三首·其二宋朝·张守投老须营一把茅,晚亲珠玉看挥毫。赋牛绝敏惊曹植,刻鹄无成愧伯高。已放闲身栖寂寞,时凭佳句洗尘劳。喜逢载酒经过客,老去无心作反骚。
  • 3.《次韵叶守端阳日湖上宴集宋朝·苏过谬玷英髦齿故乡,西溪云日晓苍凉。樽倾北海佳辰至,乐入熏风昼漏长。未放巾车陶令去,且容拓戟少陵狂。他时傥与安昌客,还许门生到后堂。
  • 4.《八月十二夜作明朝·吴元乐暝钟初定后,秋气渐深时。顾此苍苔上,泠然白露滋。蛩还依砌响,月自隔林移。不见素心者,空怀夙昔期。
  • 5.《柴扉杂咏九首·其六清朝·杜关南风飒而至,榴花然树巅。悠悠春不归,时还初夏天。生涯战伐里,流光年复年。冉冉老将至,且复乐陶然。
丁宝光(1872~1903),讳朝炳,名朝勋,字式勋、锡勖,号士雄,又号筱澄。为鹿港进士丁醴澄二子。自幼资聪敏,长辈多以大器视之。光绪十七年(1891)入彰化县学为邑庠生。光绪十九年(1893)与蔡谷元之女蔡槎结婚。丁家与蔡家为当时鹿港的名门望族,丁蔡联姻,婚礼极隆重,为时人所称羡。甲午战起,丁宝光随族人归返祖籍泉州陈埭避难;事平后,曾返鹿港,流连岁馀后又返回陈埭。此后,于当地设塾教授宗族后辈,并为陈埭家乡宗族撰写赞文、祭文,及重修祖祠、家祭、墓祭等序文,至光绪二十九年(1903)逝世止。丁氏书法娟秀,曾用馆阁体抄录〈史记本纪〉、〈圣祖御批通鉴纲目全录〉。与鹿港著名人洪弃生为忘年之交,两人经常吟诗唱和,诗中流露出相知相惜之情谊;亦与鹿港文人施梅樵、许志坤有来往。返鹿期间,曾加入「鹿苑吟社」,其诗文作品,有:〈诗抄〉(完稿于1893年)、〈吟香馆什作〉、〈对联作品〉、〈论文习作集〉、〈孙太尊观课稿〉等。〖参考赖子清《台海诗珠》,台北:赖子清自印,1982年;李昭容《鹿港丁家之研究》,中正大学历史所硕士论文,2001年。
〗以下诗作辑录自《洪弃生先生遗书(二)。寄鹤斋乙未以后披晞集》、林文龙编《台湾诗录拾遗》。